太化皇帝忽然问道:
“平定梅州之时,朕记得,先皇配给了苏承津一个得道高人,时长日久,倒有些忘了姓名,只是他心高,不肯还朝,若不然这事倒是可以让他去,你还记得他么?”
“老奴该死,平日里只在主子左右,外界如何,倒是注意的少了。老奴这就去打听....”
太化皇帝挥了挥手,摇头道:
“记不得就算了,信上说有个叫谛勇的和尚,能护持大军,过会儿,拟一道旨意,将他叫进京来。”
胡貂寺略一思索,回道:“老奴记得,这个和尚,似乎年前进过一次京。”
太化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胡貂寺。
“哦?”
胡貂寺连忙低头认错,“陛下,老奴记起来了,那不愿还朝的得道高人,叫做张缘洞,是个道士。”
“哼。”
太化皇帝将信边的金牌递给胡貂寺,挥了挥手。
“召左右国师进宫,拣选几个能干事的僧道来。”
“是。”
胡貂寺接过金牌,慌忙之间就要走,行到门口之时,又转头问道:
“陛下,可要钦天监监正齐贞谷入宫?”
“还用不到齐贞谷,寡人那个弟弟如今风头正盛,待耗他个几年,朕再亲自到江州去见他。”
胡貂寺咽下一口唾沫。
几年?
得死多少人,银子又从哪里来?
胡貂寺看向那个又将头埋入文书中的皇帝陛下,身子忍不住发抖,急忙走出御书房。
后一日,宫里便传出消息。
言:天岂有师乎?
皇帝不过天子,道士岂能称为天师?
敕令改天师之名为大真人,又令左国师周稷山总领天下道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