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教授对着概念车的视频有太多疑问了,包括它的悬浮系统,动力推进系统,甚至它的电池都可能不是普通的锂电池,不然的话,不用化学燃料的话,电量会飞速耗尽。
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只是蔡总的一个幻想,要是让他来实现这样一台汽车的话,他干脆辞职算了,不实际的幻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蔡有云没想到常教授居然开始考虑离职的事情了,他继续说道,“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让我们团队一起来打造这样一辆颠覆世界的电动车吧”。
“你负责混合电推力系统,这是你的老本行了,我来负责电池和悬浮系统”。
“还有飞行控制和其他部分需要你来给手下安排,没有问题吧”?
“没…有”,常教授回答得有些结巴,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学识的匮乏,连车子的原理都还没搞懂,他怎么做车。
“这是其中一部分的技术方案,你先研究一下,注意保密”。
蔡有云特地请了专业的安保公司来进行电动车新实验室的安保工作,来这里工作的科研人员都是签了安保协议,研发周期为半年,半年内不得随意外出。
“我的实验室就在你的旁边,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的可以随时来找我”。
其实蔡有云的推演结果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成熟方案,不过他为了降低方案的能力,不停的削弱方案中的超前科技,最后只拿出了低配版1.0。
连洛水二号为主的电动力推进系统都放弃了,只因推进速度太快了,还需要相应的人体保护机制。
像他这种有暗能量光膜护体的当然不怕,但是普通人不经过专业训练的话,很难承受超过五个G的加速度压力。
在他闭关造车的同时,他也吩咐凌诗雅帮忙注册电动车实验室产出的专利。
日常工作方面,他把暗云科技的主导权交给凌诗雅和凌秋楠两人管理,暗云电池实验室的主导交给宋依依,交代完毕后他就可以安心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了。
如果有她们都抉择不了的事情的话,也会来找他一起讨论。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暗云科技似乎沉寂下去了,没有掀起什么浪花,逐渐离开了公众的视野。
而暗云科技内部则在巩固前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内部已经有了集团公司的雏形。
凌氏姐妹和宋依依也不负所托,将暗云科技打理得井井有条,集团内部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有汽车行业的企业在密切关注暗云科技电动车新势力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