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说一下,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古代的“火柴”就出现了,比英国人沃克发明的安全火柴早1245年。
中国原始火柴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士,由于他们发现了硫磺。硫磺易燃的特性便被他们发现并利用制作出“法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布帛杂事·法烛》记载,汉代淮南王刘安招揽术士延八公等撰写《鸿宝方毕方》,书中就有“法烛”一项,法烛就是后来所说的发烛,都是火柴的前身。因当时法烛并不是人们急需之物,所以并没有流行开来。
1986年,英国人罗伯特·斯普尔经过考证,提出火柴是中国人发明的观点,发明者竟然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宫女,第一根火柴发明时间,正是北齐灭亡的那一年——北齐承光元年(公元577年)。
当时,北周攻打北齐,北齐物资短缺,尤其缺少火种,做饭都成问题。艰苦的环境激发了宫女的灵感,发明了史上第一根火柴。当时北齐后妃和一班宫女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火镰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神奇地发明了原始火柴。
北齐被宿敌北周灭亡之后,一些后妃宫女流落街头,贫苦无助,就以贩卖“发烛”为业。她们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群买火柴的“小女孩”。这在《资治通鉴》中有明确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发烛为业。”
北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一书中提到,有人用松木条浸染硫磺,贮存起来备用。与火一接触,就会燃烧起来,火焰如同谷穗。
这种神奇之物,当时称为引光奴。后来,它还成为一种商品,起了一个名字叫“火寸”,“火寸”类似于今天的火柴。
到了南宋时期,发烛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但范围不广。元代,“余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淬儿,用于发火。”这种发烛和现代火柴的功能很相近。
发烛需要用暗火引燃,就是以“阳火”触碰“阴火”,引燃发烛,它实际上是一种引火材料,与现代意义的自发起火的火柴是有本质区别的,但这也足以体现我国古代先民领先世界的胆识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