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城市太远,别人不会来吧?”何福营不自信的讲。
“有没有办法把他们引来?”刘正茂开始增加难度。
“难道派人去拉他们来大队参观?”刘子光不理解刘正茂为什么想把这些人引到樟木大队来。
“如果,我只是讲如果,每周由大队组织爱好者比赛,给比赛得名次的人奖励,会不会有爱好者主动参加?”
“刘哥,给奖励,我认为会有人来参加。”刘子光回答。
“何哥,冯婷,你们认为咧?”主要执行者是这两位,只有做通他们的工作才行。
“按道理来讲,应该会有人参加,具体效果只能实验后才知道。”何福营心里没底,很勉强的回答刘正茂。
“看我们设置的条件如何,对参加比赛的要求太高,可能就搞不起来。”冯婷想到执行层面的具体事宜。
“对,先在开放日试试,能不能操作,用实际讲话。”刘正茂看着何福营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刘正茂坚持要利用开放日搞比赛,虽没弄清这样做的最终目的,何福营只能点头:“那就先操作几次看看情况。”
“我建议先选三种参与门槛低,群众参与度高的运动,像跳绳、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或者拔河,跑步等,你们给点的意见。”从裁判方面考虑,刘正茂心里大致有了想法,为给其他人的参与感,有意来个集思广益。
“从普及度角度出发,跳绳、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爱好者众多,容易搞出氛围来。可开始的时候,这些活动的爱好者不知道我们大队在搞比赛,不会来啊。”刘子光讲出自己的担心。
“这就考验何哥和冯婷的能力了,你们可以发动群众出去宣传,同时,我也可以再邀请省报记者来大队采访,利用省报的资源帮我们推广。”
“具体选择先搞什么比赛,你们商量个道道出来,需要添置的设备,列个单报给我,由我去解决。只有一个要求:要做就做得周到圆满,氛围热烈,可持续。”刘正茂先给何福营和冯婷下达任务,让他们去完善。自己得空时,也会做个全面的计划出来。
前世见识各大媒体各种选秀比赛炒作,刘正茂只需要适合现在的社会形式的套路模仿就行。
“何哥,今晚商量的吃、喝、玩、乐的内容,看你都做了记录,你抓紧重新做个计划书出来,我向支书和大队长汇报,争取早日落实到位。时间也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回城有很多少事要办,刘正茂起身回宿舍。
往回走的路上,序伢子抓住刘正茂的胳膊问:“刘知青,真的让我做红薯饼和南瓜饼?那麻辣粉由谁做?”
“序哥,这两天,你先把红薯饼和南瓜饼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定型,再决定由谁为主来做。当然,会给你机会。”刘正茂知道序伢子心里纠结,有点患得患失。
“用油炸的成本太高,只做蒸的可以吗?”序伢子想到家里的食用油都是刘正茂搞来的油票,舍不得用来炸东西。
“你不需要考虑这些,重点是做出的东西必须好吃有特色,序哥,你将要做的事,将成为樟木大队的热门小吃。你也会被记入大队发展的历史。”刘正茂给序伢子画出一个大饼来激励他。
时代还处于懵懂的探索期,刘正茂还有时间来培养人,他慢慢引导身边人,给他们灌输发展经济的初步思维,一旦高层政策发生改变,采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时,樟木大队社员的思想就走在了前面,到时就是领先半年等于捡钱。
第二天早上,何福营收拾整齐,很早就找知青点,他今天要跟随刘正茂进省城品尝小吃,心里有点小激动。
等刘正茂和刘子光起床洗漱好,没吃早饭就带上序伢子和何福营,坐早班送菜的拖拉机出发进了城。
四个人先到银苑,可能是到太早,上楼后没看到鹿青和洪胜。刘正茂让序伢子和刘子光在鹿青常坐的桌子那里等,自己带着何福营到服务台买筹码,银苑二楼各种小吃都来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