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问题很多

暗访组选了两个村小组,远处的他们也选了箐沟村,近处的就选了三道弯村。

来到箐沟村以后,先找村干部。他们找到了赵有国,问这个名单是怎么产生的?

赵有国说:名单我们是通过群众会和干部讨论产生的。

暗访组问:那你们有没有入户调查?

赵有国说:这不用调查,情况我们都清楚,每家每户是什么情况,有多少收入,我胸中有数。

暗访组把名单递给了赵有国,又问:那么这些农户是不是你们这个村里最贫困的?

赵有国说:当然是,这些就是我们村里面最困难的几户。

暗访组又去访了几个村民,问村民的时候,只是摇摇头。后来遇上一个年长的,暗访组问:大叔,你确定一下这几户是不是你们村里最困难的?

大叔摇摇头说:不算吧,反正比他们困难的还有。

暗访组又问:那你们这些名单是不是开群众会公布的?你们知不知道?

大叔又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我也不识字,开会的时候也没说这个事情。

总之,几个村民都对名单表示否定,都说这不是村里最困难的。暗访组已得出结论,不想再调查,不巧的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枭勇。

周泽主任说,枭勇也是村干部。暗访组决定再多问一个,或许情况更能明晰一些。

枭勇说:这名单情况我清楚,当时我也参加讨论了,说实话,我对这些名单也有意见。有几户并不困难,当然在我们这些地方,虽说不困难,他们也没有多少收入,只是相对来说,这几户根本就不是我们村里最困难的。虽然我参与讨论了,但是你们也知道这些名单,往年也是这样报的,我较真也没有用,所以,我还是希望你们下来,我们严格的按照程序把贫困户识别出来。

暗访组知道了枭勇说的意思,也暴露出了工作组根本就没有下来开展这个工作。暗访者就回到村上,简要的聊了几句就回到了县上。

按照规定的时间,各个暗访组在两个星期完成了暗访任务,并汇总形成了一个暗访情况报告。报告写出来以后,呈到了李副县长的办公桌上。李副县长看了报告,他皱起了眉头,立马把报告转给了县长,县长看了以后也紧皱眉头,才知道整个精准扶贫工作,根本不按县级层面安排部署的要求开展,问题很多,决定再次重启这项工作。

在县长的要求下,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会议由各部门主要领导、各乡镇主要领导参加。这样高规格的会议,没有重要事情是不会召开的。

会议由分管扶贫的李副县长主持,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李副县长通报明察暗访工作情况;二是县长安排全县的精准扶贫工作。看得出整个会场的纪律严明,气氛很严肃。会议开始了,李副县长通报了这一次明察暗访组暗访的情况。

李副县长说:这一次抽调了各部门人员组成的五个明察暗访组,对全县11个乡镇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明察暗访。暗访组采取了不通知,不招呼,不陪同的三不原则,直接下沉到村委会和村小组。通过调查,发现了我们精准扶贫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到位”。

第一,各乡镇“认识不到位”。为什么说认识不到位呢?我们有的乡镇甚至没有召开启动会,只是简单的安排了精准扶贫工作,并且不是专项安排的,只是在安排其他工作的同时,简要的提出了精准扶贫工作。其实就是把现在的精准扶贫工作,等同于往年的扶贫工作,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有的乡镇文件都没有下,乡上下发的文件没有在班子会上传达学习,也没有在干部职工会上传达学习。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知道精准扶贫是怎么一回事,对政策一知半解。

第二“培训不到位”。培训不到位,这是每个乡镇都存在的问题。在明察暗访过程中,村组干部甚至是乡上的干部不知道精准识别工作怎么来识别,识别的标准是什么,程序是什么,一问三不知,一塌糊涂,干起工作凭老经验,老办法,老方法。有的村组干部业务不熟,什么是转移收入?什么是工资性收入?什么是生产收入?根本就不知道。有的乡镇,甚至正规的培训会都没有开,只是把表下发以后,在电话里简要的告诉业务人员怎么做。

第三“人员不到位”。按照之前的文件要求,每个村都有县、乡工作组,有驻村工作队。但是我们的驻村工作队,有些单位只报了一个名字,报到的那天去了一下,开展工作根本就没有参与。有的下去了,也是三天三天两头的往回跑,一会儿说单位上有事情,一会儿说家里有事情,根本住不下来,静不下来,沉不下来。

第四,“保障不到位”。一方面,开展此项工作没有经费保证。有的村委会想召开一个村干、村组干部会议,没有工作经费,伙食都没有钱办,办不起,干脆就不开了,电话能说的三两句安排完事,根本讲不透。二是时间保障不到位。安排时间不合理,根本没有考虑天气情况和各村的道路情况,导致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为了按时上报,不得不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