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盈婚后,池父不好入后宫,继母受池父所托进宫求见池盈,企图与她拉近关系,但池盈都反应平淡,并未因继母身份有所不同。
继母便明白了池盈的意思,可她本就与池盈关系淡漠,还为了自己的儿子前程,利用池盈嫡兄的愚孝将人忽悠去了外地任职。本以为池盈哪怕为后,可后宫佳丽三千,池盈又以“规矩”出名,难以得宠,如今却傻了眼。
继母出师不利,池父亲自求见了池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池盈却想起了前世池父也是以“大义”之名送她去的庵堂,并不管不顾。
“父亲既觉为了大义,一切皆可牺牲,如今便由您做为表率,为了天下女子多一些求生之路做些牺牲又何妨!”
池父无功而返,池盈的女学成了,文昌侯府也受到了反噬。可就连池盈嫡兄亲笔信劝说,池盈也丝毫不动容,池府便知池盈此志之坚,只得闭门谢客,对外只说研读学问。
对此,太皇太后无声支持,宁宣帝却抱着池盈轻声劝慰,怕她伤心:
“盈盈,我知你心善,也知女子不易。你是我命定的皇后,也是我心爱之人。你想做什么,想都可以依靠我,我会帮你。”
解决了鸟国之事,又派驻了移民和官员之后,宁宣帝在大力发展民生。是以如此这般之事,不胜枚举。池盈与宁宣帝的出行也多了许多政治意味,为大宁江山带来了诸多改变。
系统深藏功与名。
宁宣帝明火执仗表示对池盈的支持与深情,太皇太后和众官员只庆幸池盈心向大宁,且仁慈博爱。不论官场,在民间池盈的名声极好,还有人给她立长生祠。
当前世宁宣帝死亡的节点到来之时,池盈与他的关系已经回到了新婚时的状态。虽然池盈对宁宣帝还是没有多少爱,但至少对他的印象已经趋于正面,也更有动力和决心保住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