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身世之谜

让自己的儿子同掌柜的儿子结交,她心里确实是有点看不起他们的。不过宋庆交代她还是不敢不从的,就按普通人家来往罢了。

相比他亲娘对兄妹俩的傲慢,宋清泉却热情地不像话。

不止一直拉着春生聊天说地,连夏儿也一直被点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妹妹你觉得呢?”

“林妹妹你喜欢吗?”

“林妹妹你去过吗?”

惹得春生不禁警惕起来,这臭小子想干什么,对妹妹有非分之想?

宋清泉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确实千奇百怪,他在京城里读书生活了5年,家里最不缺就是钱,什么稀奇古怪他只要想要,自有人捧到他面前来。

“林妹妹,你看这个。”宋清泉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个黄花梨首饰盒,上下的四个边都用黄铜包角,造型典雅古朴,虽外观看上去简单,打开却见盖子里面雕刻着花开富贵图,盒底铺垫着一块红色绒布,可以想象这个盒子装上首饰后该如何的华丽。

夏儿接过首饰盒摸了摸,唉真好看这古董感觉是个千百年后摆放在博物馆的样子。又想起自己一共才一对银耳环,刚才老太君给她的金手环还是她得到最贵重的东西,不禁有点心酸。

“林妹妹你喜欢吗?送给你。”宋清泉这傻小子,却是不知道送女儿家的物品不可随意乱送。

林夏儿还未回答春生已出声制止:“不妥,这盒子太贵重,清泉弟弟你还是送我们兄妹一本书吧,我们想知道京城里的人看什么书。”

“嘿,我有一套游记那可就是京城最热销的书了。”宋清泉说着,又打开另外一个大木箱这里面都是他从京里带回来的书。

宋清泉说的这套游记《大兴赋》是大兴朝皇帝遣官员周游大兴国土,走遍山川河流,历经两代皇帝几十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与其说是游记,其实更像是一套特殊的地理文学巨作。

《大兴赋》一开始几册是老皇帝为了歌颂自己统治下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朝代经济蒸蒸日上,派遣官员全国周游,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歌颂皇帝丰功伟绩。

而后来随着前几册的出版,新皇帝登基后整个社会环境也逐步进入稳定发展,民间也出现了一批文人学子,自发对名山名楼探访后书写出大量华丽的文章和诗句。这些文章通过在文学圈的传颂后也进入京城,编写入了《大兴赋》。

一时间学子们都以拥有此套游记为荣,连皇帝想不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每次出一册新编的游记,都将在京城造成火爆的抢购潮。而后再风靡席卷全国。

宋清泉手里这一套得有十本,看来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版本都齐全了。

“春生哥,林妹妹你们看,这套书里记录的许多大兴的名胜古迹,好诗好文,风俗习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看得出,宋清泉对此套书也是非常推崇的。

宋清泉虽从小读书,但都是在家里的书房请了先生回来教授。书里不乏各种名山大河的歌颂赞美文,可他只是觉得文章写的好,却没有直观的感受。

直到此次宋庆上京接他回乡,一路上的各种惊险见闻,让他觉得自己平日在书中所学却是极贫乏,书中那些华丽的字句在现实面前虚伪得可怜。平时在《大兴赋》里看到的各种见闻,原来在现实里竟更精彩和复杂。

“不怕春生哥和妹妹笑话,在京里,成日困在侍郎府里读着四书五经,先生的阿谀奉承。差点让清泉迷失自我,当初我爹来信要带我回乡,我甚至想的是,以我之才学,回到乡里肯定是连中三元。一路考回京城里去,同我伯父般再也不用回到村里,从此踏上光宗耀祖的行列。”说到这里,少年突然觉得有点羞涩,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还好回乡这一路的所遇,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整日读死书,不过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清泉哥哥无需自我否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夏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