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入闽地

这一带跟老家差不多,正月十五未到,百姓们的生活也是比较悠闲的,街上人不太多,这会年刚过不久,又未到春耕的时候,街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小摊贩,卖的可能是自家绣的香包,自家腌制的酱菜,摘的野果。。。

走进市井百态,漫入人间烟火,此景此景,是鲜活的,有温度的,于春生和清泉而言,更是乐在其中的市井情怀。

二人转了几圈,又在河边的树下看两位老者下棋,听人家说了一下午的话才回了旅店。

两个老人都不是什么人物,只是这县城普通的居民,聊的也是家常,寻常的内容里却透露了太多不寻常。

原来说是倭寇,也并不全是倭寇。很多其实都是同胞。

倭寇自大兴建立前,在前朝便已经在大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踪迹,一开始是比较零散的几十人,百来人组成的队伍,后面中原地区一直战乱,很多人被迫出海谋生,有些铤而走险的就逼出海,这些人有的到了倭国,便同倭国浪人联合,以倭寇的名义打回抢夺,这种情况直至大兴建立后发展至顶峰,一开始只是零散地打和抢,这些年好像是休养生息够了,开始大面积为祸大兴东南沿海地区。

一开始只是打劫海上的商队或渔船,后来他们不再满足于海上的零星劫掠,动辄聚集上百人,甚至成千上万的人与官兵公然对抗,甚至攻陷州县,抢夺屯粮抢夺民众,民众如主动上交物资的还好,这次过年在泉州遇民众抵抗,残忍屠杀了不少民众,行为令人发指到了极点。也不怪他们到旅店受到那么多盘问。

这也是官府为何前面十几年一直没有下狠手的原因,一来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是从前朝逃走的百姓,二来他们也只有荒年过不下去了,才会来抢一次两次。可随着这几年大兴沿海发展起来了,不知道是他们眼红了,还是怎么了,近几年竟出现了大面积抢夺的情况。

“哥哥,你说朝廷会如何做?”宋清泉问。

林春生皱着眉头,“新帝刚登基就出现这么残忍的屠杀,肯定是要动真格的了。”

宋清泉躺在床上,脑子放空,闭着眼睛,“那老伯说的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荒年就出来抢夺,别人也是辛苦劳作一年,本来荒年收成就不好,他们还来抢,岂不是雪上加霜。一点也不值得可怜。官府就该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打倭寇的事他们两个弱书生感觉帮不上忙的,只是要去江南,从闽地走便是最便利的路线,如今却因为泉州被劫闹得动荡不安了,可林春生心里又觉得自己没准能帮忙。“清泉,我们不如直接去泉州了吧。漳州离我们老家近,下次过来还方便,泉州正好出事,我们过去兴许能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