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此言,我心中的担忧放下了半分,“多谢煍王告知。”行礼如仪,语气感激。
“玉真妃无需如此客气。”煍王赶忙摆摆手。
顿了顿,他又犹豫不决地补上一句道:“说来另有一事,不大亦不小。”
我注视着他晶亮清澈的眼睛,疑惑道:“何事?”
“事关琅贵妃。”半天,他叹出一口气。
“琅贵妃?”我重复了一句,不解何意。
“不知玉真妃可还记得:当日琅贵妃弥留之际,曾于凤仪宫墙上留下血迹,为二瓣枫叶状。”煍王不曾直接言明,而是道。
我点点头,回应道:“我亦知晓此事。”眼眸中不乏疑惑。
“只是如今御殿之内谣言四起,直说琅贵妃当日有一大秘密藏于凤仪宫中,且与二瓣枫叶有关。”提及此事,煍王眼眸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意味,语气亦深刻许多。
我蹙起了眉头:我早先曾与敛敏等人商讨过此等事宜,终究未得结果。
不动声色地,我缓缓试探着说道:“姚氏一族早已支离破碎,她能够被追谥为贵妃,已然是陛下天大的恩赐,如何能有什么秘密?何况,若当真有秘密,琅贵妃入主凤仪宫不久,如何藏得下东西抑或掩盖秘密?”
“你所言固然不假,到底那瓣枫叶令人心生困惑。琅贵妃离世之前,可是特意取了自己的鲜血抹在墙上,如何可轻视?此事,始终叫人不解所以。”煍王特地着重‘不解所以’四字。
思量片刻,我出声问道:“不知琅贵妃早先可有什么流言蜚语为人所提及?”
我深思一番:既然琅贵妃特意留下了这个局,自然希望有人能够解开。只怕此事到底有人知晓一二分。
“论及此事”煍王一顿迟疑,摇了摇头,“我不晓得。若论及对琅贵妃了解透彻之人,只怕当数当年与她一同入宫的嫔御。”
“姝妃——”我尚未言尽,便住了口,犹豫起来。
“姝妃固然与琅贵妃一同入宫,到底属新罗贡女,只怕难知晓。”煍王了然我的意思,摇了摇头,否认道。
“如此,便只剩下婳妃、瑛妃二人了。”我垂下睫毛,不安地颤抖着。
婳妃为人和善,我曾与她交好。倒是瑛妃,平日来行事低微,亦不曾多言,实难看出系何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