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理由,适用于现在每一个需要发展的方向,并不能让电脑项目获得特别的关照。
至于之前所描绘的前景,毕竟只是蒋震廷的一家之言,空口白话而已。
“还可以算个经济账,现在我们华夏每1万人拥有的电脑数只有1到2台,而美国的数据是100到150台,倭国是80到120台,
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如果我们在几年后,达到倭国的数据,那么我们整个市场大概需要800万台电脑,
我把这个数字放小点,就算我们华夏每万人拥有10台电脑,整个市场就需要100万台电脑,
那么这就是个10亿美元级别的市场,就算完全不进口整机,全部采用长城进口零件,自行组装的方式,
至少也需要消耗8亿美元的外汇,大概占全国外汇储备的7%。
这些都是公开数据,如果需要,红星可以出一份报告供参考。”
这些数据,都是蒋震廷与邵一夫和潘迪声商讨、吃饭时,宁阿牛加班加点整理出来的。
“嗯,那就给我一份吧。”聂云满意的点了点头。
10亿美元的市场,需要消耗8亿美元的外汇。
这些数据很有力量,特别是在这个时候。
“那研发呢?需要多少钱?”丁寻问道。
他深知科研就是个无底洞,特别是这种所有零部件都靠进口的行业。
那说明在华夏,根本就还是一块技术荒漠。
从0到1花的钱,可能远远比从1到99更多。
而从99到99.99,那就是和全世界比,谁花的钱更多。
“不知道。”蒋震廷很洒脱的摇了摇头。
“不知道?你没有估算数据?”丁寻愕然。
刚才蒋震廷一直引经据典,拿着数据说话,问要花多少钱的时候,却说不知道了。
“人才的价值,不好估量。”
“那如果8亿美金也不能研发出来呢?”丁寻反问。
进口8亿美元的零件至少看得见摸的着,科研如果没出成果,那可就是打水漂了。
“那就继续投入啊。”蒋震廷理直气壮。
“你来投?”丁寻没好气道。
国家的钱,哪里是说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
每一笔,都是需要有预算,有交代的。
“盘子太大,我吃不下,而且我没人。”蒋震廷也很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