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多人,分布在六个科研院,中京就有六万人,他们互相之间连接电话,可以随时沟通,发展学报,每半个月都有科研成果登载在上面,然后以五元一册给每个科研人员分发各自研究领域的书册。
完全把那些通过自己一个人和几个研究这个方向的科学家的研究方式甩在身后,每个新成果出现都会有数百上千人一起探讨,每三个月还有学会,发表自己的想法,让思维充分碰撞。
时不时还有民间学者发表看法,也都能激发灵感,所以科学院的科技发展其实有些太超出时代。
“你这个无线电设备不错,能够大规模生产吗?”
张文杰正在科学院里闲逛,自从电台到电话再到无线远程通信,他发现这个发展速度有点太快了,就前往科学院看看,然后发现了他们已经有人自制了一个不大的接收无线电波的设备。
他心想:这不就是收音机吗?他上大学时还做过一个,只是他们那个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技术下,只是把几个零件连起来就行,这个手搓可是太厉害了。
一旁的研究员摸摸头说道:“是我造的,我想着造一个和朋友聊天,话筒还没做呢!”
张文杰问:“你叫什么?”
这时一旁的朋友赶紧拍了他一下,小声说:“这是会主,快打招呼。咱们学的都是会主教的,院长都是会主学生。”
“会主好,真是您呀!我十分崇拜您!我叫罗嵊,是无线电研究所的研究员。”
张文杰:“你好,你这个造出来麻烦吗?”
张文杰的话依旧落在那个接收器上,这就是收音机,他可以直接回到民国时代了,没事听一听节目。
罗嵊:“会主,这个不难, 用矿石也就是黄铁矿做检波器,其实还有其他手段,只是黄铁矿最方便,其他的就是简单的电器元件,然后使用蓄电池作为电源,就能使用,都是根据您的书里的知识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