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英明无双!臣等必定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支持皇上之英明决断。我们定会将肃贪行动持之以恒地进行到底,绝不半途而废,誓要还大明官场一片朗朗乾坤。”
大理寺卿宋钦也随之应声道:
“皇上圣明烛照,洞察秋毫。唯有严惩贪官,方能还大明一个风清气正、清正廉明之官场,让正义之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不多时,王振将加盖了玉玺的圣旨呈递给了徐有贞。
徐有贞双手郑重接过圣旨,随后与其他三人目光交汇,彼此心领神会,一同起身退出了乾清宫。
等他们都走后,朱锐再次陷入了深思。
朱锐不禁喃喃自语道:
“现在军费倒是够了。不仅够了,还多出了五十万两。
世人皆言当官皆清苦,明朝官员生活艰辛,可如今看来,事实恐非如此。
瞧这些贪官污吏,家中财富堆积如山,又何来清苦之说?遥想太祖朱元璋之时,官员或许确是辛苦,需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为大明江山社稷殚精竭虑。
然而,自成祖朱棣之后,时势变迁,官场之风气似是悄然生变。”
他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深邃的思索与忧虑,继续低语道:
“如今这官场,贪腐之风如毒草般蔓延,侵蚀着大明的根基。
这些贪官,为一己之私,罔顾国法纲纪,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实在可恶至极。
这大明的官场必须来一场彻底的整治,必须寻得一个行之有效、能根治贪腐的制度。
唯有如此,方能还官场一片清明,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明江山永固。”
朱锐站起身来,负手踱步于殿内。
他深知,贪腐问题如同附骨之疽,如果不彻底根除,大明王朝必将走向衰落。
他决定从制度入手,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让贪腐之风无处遁形,让大明的官场重现朗朗乾坤。
当天下午,午门之外仿佛被一层死寂的气息所笼罩,四周一片静谧,围观的人群皆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曾经位高权重的右都御史李浩,此刻面色如死灰般黯淡无光;工部员外郎华庆,身体在恐惧的笼罩下止不住地颤抖;刑部郎中元朗,眼中盈满了绝望与悔恨交织的复杂神色。
监斩官徐有贞一声令下,那铡刀闪过一道令人胆寒的寒光,紧接着血光飞溅而起,人头滚落而下。
人群先是发出一阵惊呼,随后又似被某种力量牵引,再度陷入了深沉的沉默之中。
三颗人头砰然落地,似是对贪腐发出的最为严厉的警告,也同时彰显着朝廷肃贪的坚定决心。
两日后,在朱锐的精心安排之下,一篇《朝廷严惩官员腐败之决心》的文章在《大明日报》上闪耀登场。百姓们闻之,皆交相称赞,他们一面激昂地高呼贪官就该严惩不贷,一面发自肺腑地颂扬皇帝的圣明贤德。
那声声赞誉,仿佛汇聚成了一股激昂的洪流,在大明的大街小巷中奔腾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