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考虑过鼓励耕种,增加粟米产量,可我国土地贫瘠,又缺少水源,要从这方面提高更是难上加难。”
“至于像渤海国这样依靠礼乐教化或者有些国家那样鼓励经商之类的就更不现实了,我们底子薄,经不起折腾。”
卫信忠听了不住地点头:“公主的分析非常有道理,看来您已经考虑很久了。”
郑安雅又叹了口气:“就是因为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办法,所以才更加失落。”
卫信忠道:“请恕在下冒昧,贵国既然时常被邻国攻击,却历经数千年依旧存在,公主可知原因何在?要知道放眼整个天下,王朝起起落落更替频繁,通常一个国家如果弱到这般地步,早就被灭国了。”
郑安雅有些诧异:“先生,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如此说来的确有些意外,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也许我身在其中看不清吧?”
卫信忠道:“那贵国历史上有没有几乎被灭国的时候呢?你们是如何反击的?”
郑安雅道:“听前辈们讲过,第一次是在数千年前,有一强敌进犯,东昌、平昌二城相继陷落。当时的国君是我的祖母,她带领全体军民死守高昌城,终于等到寒冬来临,敌军被冻死、冻伤无数,这才退兵。以后但凡有强敌入侵,大多用这个法子。”
卫信忠道:“那为何东昌、平昌二城守不住,高昌城偏偏能守住呢?”
郑安雅道:“高昌城依山而建,地势较东昌和平昌高出不少,再往上就是终年积雪的高山,易守难攻。而且高昌毕竟是国都,城防工事建的比前两座城要好些。高昌城的冬天远比平原地区寒冷,常人难以承受。通常我们只要坚持到冬天,局势就会扭转。再说了……”她顿了顿,把有些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改口道:“高昌城是我们最后的领地,我们再无退路,唯有死战。”
卫信忠却看穿了她的想法,笑道:“还因为神族在高昌城法力最强,使得战力倍增吧?这些公主不说在下也都知道。那你们又是如何收复失地的呢?毕竟后来东昌和平昌又回到了你们手里。”
郑安雅嗤笑一声:“有时候是乘胜追击收复失地。如果遇到敌人实在厉害打不过的,那就等,过几十年、上百年,昔日的强敌遭遇天灾人祸变成了弱旅,我们自然就收回了。人嘛,总是会老死的,再强的敌人,只要时间够久他们就老了、弱了,而我们是不会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