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雅道:“我不知道先生想说什么,只觉得先生让他二人出去不仅仅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更像是有些话不方便当着他们的面说。”
卫信忠叹道:“王上果然成长了很多。没错,老臣撵他们走是因为老臣接下来要讲的是为君之道,臣子最好不要听。”
“为君之道?”
“正是。王上请想一想,黄太监权倾朝野,家中房产、土地、金银财宝样样都不缺,但是这些东西只能代表财富,不能改变地位,他的身份仍旧是庶民。这一点,他自己清楚,那些巴结他的人也清楚。如今这个世道,到底还是爵位高于官职的,因为爵位相对长久,而官职往往一件事做砸了就能被免,更何况‘太监’一职官不过八百石,他碰巧受到国君的宠幸才到了今天的地步。黄皓材以一介平民的身份爬到今日的高位,对于这些当然看得很明白,他知道有些人当下为了种种利益奉承于他,背地里依然瞧不起他,戳他的脊梁骨,骂他是阉腐之人。但是,假如他有了战功那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比照战功晋升爵位,有了爵位就成了贵族,而且爵位是可以传给子孙的,不但他成了贵族,子子孙孙都将是贵族。”
郑安雅皱眉道:“早些年我曾听闻,夜郎国也在效仿他国实施变法,爵位的晋升都要依靠功劳获得,不再是国君想封谁就封谁。当时我还以为夜郎国的法律与我国类似,如今看来倒是相差甚远啊。”
卫信忠笑道:“法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内要自洽,对外要与本国国情相符,不是从他国照搬只言片语就能成为一部法律。变法的实施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国君一时脑热就能成功的。有些国家的法令看起来大体相似,但细微之处才是关键,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拿夜郎国来说吧,依靠战功晋升爵位获得土地本没有错,爵位嘛,就是个虚的东西,多几个没什么,但与爵位相匹配的封地一旦封出去之后就收不回来了,久而久之会引发大问题。”
郑安雅问道:“什么叫收不回来了?”
卫信忠道:“请问王上,我国的封地能传给子女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安雅道:“除了京畿郡内王室和四大家族的旧封地不会变动之外,其他的封地都不行,只限于受爵者本身。而且四大家族世袭的那部分封地原则上不再增加。”
卫信忠颔首道:“正是。夜郎国的君、侯、伯、子、男这些爵位可都是能传给子孙的,包括他们的封地也是。”
“所有人的封地都能传代?”郑安雅惊呼道。
“王上发现哪里不对了吗?”卫信忠狡黠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