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儿,你跟我回去吧。我们还没有和离,仍是夫妻。”林长晔道。
郑悠儿苦笑道:“君上,您还不明白吗?我回不去了。我和您并肩走在街上,即使您挽着我的手,路人也只会以为这是一个孝顺母亲的儿子。我老了,即使您不嫌弃我,我也会自惭形秽,不如就这样分开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悠儿我从来没有……”
“君上,我只问您一个问题:如果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相识,您会对一个不惑之年的女人产生好感,以至于想和她共度下半生吗?您或许会尊重她,但不会喜欢上她对不对?”
“悠儿,不是这样的……”
“我太了解您了。无论过去多少年,您都只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子。当然,即使枕边人逐渐老去,您的道德感也不允许您始乱终弃,您会压制自己的欲望,并给我应有的尊贵和体面。但是那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看着您委屈自己,也不想让自己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况且,每天对着一张不喜欢的脸,您终有一天会忍不下去的,只不过您不会告诉世人是嫌弃我人老色衰,而是以性格不合、持家无方或者其他的名义。如果我继续赖在您的身边不走,很可能会重蹈怜姐姐的覆辙。”郑悠儿道。
“怜姐姐?”林长晔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某一次争吵之后与您分居,眼看着您娶一位年轻女子做次妻,以清源君夫人的名义终老一生。”
“你是说她啊……这个……”林长晔明白了,这个“怜姐姐”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应怜妹。
郑悠儿眼中含着泪,嘴角却是笑着的:“比起她的结局,我宁愿留在高昌国,以致仕官员的身份终老。如果运气好,没准也能挣个封君。”须臾,她长叹一声,问道:“你们一行几个人?”
林长晔道:“除了东帝和我,还有御者三人、仆从八人、侍卫八十人,共计九十三人。”
郑悠儿道:“让武安君画个押,我可以放你们走,总人数不能超过二十人,这样即使陛下怪罪下来,我最多被判个城旦舂,不至于受肉刑。”
“不会的,不会的,有我呢,我绝不让她罚你。”林长晔道。
郑悠儿白了他一眼:“还不快走?再不走我就后悔了。还有,和离书我会托人带给你的。”
话说郑安雅一行人终于到了高昌城,远远望见房如梅和郑升平、郑奉仪、郑曦廉等人在城外迎接。她两眼一热,迅速下车,扑到房如梅怀里唤了一声“阿达”,声音都哑了。
房如梅拍拍她的背,心疼地看着她脸上的伤疤,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多大的人了,你的卫队怎么不保护你?”
郑安雅道:“没事阿达,我把所有的仗都打完了,以后都是太平日子,我每天守着您好不好?”
房如梅道:“你每次都这么糊弄我,没过多久又出征。”
郑安雅拉着他的手,说:“这次是真的,您看如今天底下还有需要征伐的地方吗?”
房如梅叹了口气,说:“那就好,那就好,省得我总是提心吊胆的。”
郑升平上前道:“陛下您可算是回来了,今儿可真是好日子,听说我们家襄成也是今天晚些时候到呢。”
郑安雅道:“阿乌近来可好?襄成姐姐也回来了?我路过颍州的时候她还没入关呢,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郑升平笑道:“托陛下的福,老臣好着呢。您的王驾四平八稳,一天才走多少路?襄成这孩子是快马加鞭往回赶,大概是想她的宝贝闺女了。”
郑安雅笑道:“阿乌说的是,我说襄成姐姐最近怎么总是火急火燎的,肯定是想女儿了。”
三人一同坐上王驾入了城。郑安雅见高昌城还是百年前的模样,不禁感叹道:“外面早已沧海桑田,高昌城却依然如故,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啊。”
房如梅笑道:“这样挺好,变了新模样我们这些老人反而不习惯。”
“对了,我要重建承明殿,这些年不是漏雨就是闹耗子,早就该推倒重建了,小修小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郑安雅道。
房如梅道:“重建要花很多钱吧?”
郑安雅笑道:“阿达放心,这点钱对于整个高昌国来说就是毛毛雨。除了承明殿,我还要把宫里其他地方也好好翻修一下。”
郑升平道:“陛下这是打算在宫里长住吗?前些年总有风声说您要迁都颍州。”
郑安雅愣了一下,说:“阿乌你别听外人胡说,我暂时没有迁都到颍州的打算。”
房如梅笑道:“你不必顾虑我,我们这些老人住哪儿不是住?我看过了,颍州的确更适合做首都,高昌城到底太偏了,你要是……”
“没有啊,我不想。”郑安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