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议婚

东洲往事 文火煮茶 2031 字 12天前

司徒婴齐看不下去了,起身拱手道:“西帝陛下,我等是渤海国的臣子,并不是高昌国的。晏丞相是否失职是我国内政,自有东帝陛下圣断!”言下之意,此事与你何干?

“与朕无关吗?呵呵,哈哈!”郑安雅忽然大笑,眼中流露出种种酸楚。她起身来到司徒婴齐面前,指着他的鼻子说:“这句话你去说与我军阵亡的将士们听吧!就因为你们内政漏洞众多,才让玉轮国大举入侵,为了和你们共同抗击这位北方邻居,高昌国战死了十五万将士,其中包括朕的卫尉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可听说过她的名字?她叫梁淑贞,也曾是渤海国人。她与你一样位居九卿,战死的时候才四十二岁,比你还年轻呢!”

“她终身未婚,也没留下一个子女。她曾对我说,等她老了就到乡下盖一所大房子,收养那些被抛弃的女孩子……”

“朕本来可以不管的。玉轮国兵临城下与朕何干?渤海国被打烂了又与朕何干?你们都不知道吧,我朝中曾有半数朝臣反对在那个时刻出兵。理由很充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渤海国和玉轮国都打残了打废了,我们高昌国再出来收拾残局不是更好吗?可是朕不想这么做,朕不希望看到东帝处于危险之中,也不忍心看到渤海国这么好的一个国家被北方蛮族糟蹋。”

“于是朕出兵了,朕告诉高昌国的将士们,要把渤海国当成自己的家园一样来守护。他们信了,他们一直都信朕的。”

“十五万人血染沙场,逐鹿原一战,高昌国战死的人数比你们渤海国还多。”

“朕没有要求渤海国对此次战役作出补偿,”说到这里,郑安雅回头看了一眼林长卿,“不瞒诸位,在这件事情上朕是有私心的。朕希望与东帝成婚,从此两国永结同好,两国人民亲如一家。既然是一家人,还要分得那么清楚做什么?”

“你说,你们是否失职,与朕、与高昌国到底有没有关系?”

司徒婴齐沉默了,他素来以口舌见长,但事实胜于雄辩,逐鹿原之战中,高昌国战死十五万将士是真的,渤海国只伤亡了不到十万人也是真的。无论从死亡人数还是死亡率来算,高昌国的伤亡都要高于渤海国,这并非渤海国的士兵不勇敢也并非高昌国的武器装备不够精良,而是两国将士的目的不同:渤海国将士们大多认为只要击溃玉轮军即可,高昌军则希望将他们彻底剿灭。不得不说,在逐鹿原之战中,渤海国是占了便宜的。

不过,高昌国就没有占便宜吗?

想到这里,司徒婴齐道:“话虽如此,但玉轮国的国土却是让高昌国全占了去,从这一点来说,高昌国可谓是最后的赢家。”

“这就算占了便宜吗?”说话的是房如樨。他上前对众人拱了拱手,道:“方才西帝陛下已经说了,我们完全可以等你们两败俱伤之后再出手,到时候无论玉轮国还是渤海国,只怕都是我们高昌国的。我主仁慈,不忍看到你们国破家亡,这才举兵相助,更何况逐鹿原之战后,追亡逐北、将玉轮国的残余势力彻底清剿的难道不是我们高昌军?我们多占一点土地怎么了?哦,说起来,钟离国是被我们打残了才向你们称臣的,甚至当年淳于国也有大半个是我们打下来赠与你们的,你们是不是占惯了便宜觉得这次没便宜占了就是吃亏了呀?司徒大人,在下活了三千多岁,今日才见识到,天下竟有你这等厚颜无耻之人!”

眼见现场气氛越来越紧张,林长晔赶紧出来打圆场:“诸位诸位,我等今日来的目的是商议二位陛下大婚之事,不要为了其他事伤了和气。”

“清源君所言极是,我们还是商议婚事吧?”闵子也赔着笑说。

“所以我一开始就问你们卡在哪儿了嘛,谁叫你们平白无故生出那么多事。”郑安雅撇撇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