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代表冷笑道:“我可没有说投降。至于你如何误会,那是你的事。”
“大华虽敌却也未见得意图吞并西域。或许,沈玉书只是在处理一己恩怨,我们何必急着自以为是。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稳住局势,伪装言好,试探他的真意。”
“伪装言好?”
沙洲国的代表愤然开口。
“我等岂能低声下气去讨好一个外族皇帝?你我都是国主,应堂堂正正地与他对战!”
楼兰代表神情平静地看了他一眼。
“堂堂正正?要是你能动摇沈玉书大军,我第一个跟随。但若堂而无功,只能换来灭国之辱,这笔账,你付得起吗?”
这话犹如铁锤击石,令沙洲代表无言以对。
楼兰代表伸手抚袖,继续说道:
“我的提议很简单,我们楼兰愿派人前往大华,以修好的名义探探水深。成效如何,到时自见分晓。”
阿铁木心中了然,接着说道:
“的确,此计可行。沈玉书不是莽夫,他虽兵戎西域,但手段却井然有序。他需要的未必是战,而是秩序。倘若能通过试探让他暂收兵锋,对我等来说…是最稳妥的选择。”
短暂沉寂后,众国终究无言反对,仅剩少数不满之声低低的嗫嚅在空气中。
最终,楼兰被推上了最前线。
这既是危险,也是机遇。
话题迅速转移到了动身的使者团身上。
阿铁木挑出了宫中博学多谋的使节,还从全国中抽调心腹随行。
有人深谙各类礼法,有人善于揣摩人心,更有人熟知军事与地理。
“此行责任重大,你务必谨慎。”
楼兰使节躬身行礼,神情恭敬:
“在下定不负国王所托,竭尽全力探明大华皇帝的意图。”
“此去大华,路途遥远,你需多加小心。切记,此次出使,和平为先。能说服沈玉书罢兵议和,便是大功一件。若另有他事,你随机应变。”
“臣明白。”
阿铁木点点头,又转向其他人:
“你们都是我楼兰的精英,此行随使节一同前往大华,务必尽心辅佐,不得有任何差池。”
“谨遵陛下旨意!”
翌日清晨,楼兰使团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们踏上了前往大华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