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光复卫西南

再者,县令和世袭大夫都是管理一城之民,但县令管理的是国家的人,邑大夫管理的是自己的封民,肯定有很大的区别。

翟坊肯定不能说,是自己的长子不愿意改制,便推脱道:“此事我需与族人共议。”

木耒感觉,老师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况且,他已将翟让封为中大夫,按道理来说,自己对老师一家并不差的。

“老师,可有为难之处?”木耒问道。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翟坊确实有难处,又只得说道:“并无为难之处,但我翟氏子嗣众多,我必须与族人共议此事。”

这特么有什么好议的,他只是一个下大夫而已,就算是世袭,也只是管理一两千农户而已。

“若我将翟艮敕封为下大夫,如何?”木耒又抛出了一张牌。

新国的下大夫,和邢国的下大夫是不一样的,新国的爵位不能继承啊,这也是翟艮不满的原因。

翟坊依旧说道:“此事或可行,但我仍需与族人共议。”

什么族人,翟让就有两个儿子,其他的都是旁系,那些翟氏与这爵位又什么关系?

唉,本以为他是自己的老师,能够通情达理,却不想是这样的结局,在既得利益面前,没人愿退让。

本来,木耒还想让翟让统领一师,驻守朝歌呢,现在看老师翟坊这样,木耒又生生的将话咽下去了。

驻守朝歌的一师之长,这是兵权啊,木耒对自己的这个老丈人还算放心。放心的前提是,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这一切的症结都在翟艮那里。

到目前为止,新国目前的五个师长,全部出自于封地,且有四个出于蚕馆。要是翟让为第六个师长,就是个例外了,结果还………

翟坊不松口,木耒绝对不吐口,这旧贵族太贪了,哪怕是自己的老师。改制这事,确实是宜早不宜迟啊。

说完这事,木耒当天便急匆匆的走了,这一趟好像白来了。

几日后,木耒没有耽搁,带着蹇叔一起直奔前线,估计再过上半月左右,就要进攻朝歌了。

木耒没有去朝歌,而是追上了白驷的队伍。此时,白驷已攻下两座城池,一座是戏阳邑,一座是雍榆邑(荧泽),现在正在清剿周围的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