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闻言,脸色却变了,张三口中的“助一臂之力”显然把他放在了从属位置。

刘善微微一笑,婉言道:“张叔,我虽有心帮忙,但毕竟太过年轻,怕难以担此重任。”

张三听出弦外之音,忙改口道:“贤侄误会了,我是想请贤侄指点迷津,合股经营。”

刘善这才点头应允,“张叔若不嫌弃,我愿勉力一试。”

说完,他便详细阐述了破解酒楼困境的具体方法。

张三听得两眼冒光,心中暗叹,这些读书人果然和他们这些粗人不同,读书人不仅思路缜密,眼光独到,而且心都脏!

刘善说完良策,问道:“张叔,小侄可否凭借此计策,在酒楼中占一席之地?”

张三毫不犹豫地点头,心中已将刘善视为未来的合作伙伴。

刘善又问:“酒楼利润,六四分成如何?”

张三稍作思索,爽快应允:“可以,六四分成,我六你四,颇为合理。”

哪知刘善却摇头道:“张叔,错了,是我六你四。”

张三愣住,随即哈哈大笑,拍着刘善肩膀道:“贤侄真会开玩笑。”

刘善认真道:“张叔,此非戏言,我确信此方案能令酒楼起死回生,利润翻番。我六你四,实为公平。”

张三脸色微变,思忖片刻,缓缓道:“贤侄,仅凭两条良策,就想独占六成利润,未免太过。即便加上贤侄独家的高度数白酒,最多也只能五五分成。”

刘善爽快道:“那就依张叔所言,加上白酒,我们六四分成,我占六成。”

张三脸色一沉,“贤侄,我刚才说的是最多只能五五分成。”

刘善不急不躁,笑道:“张叔莫着急,如果酒楼的名字换成‘杯莫停’呢?”

张三愣住了,他参加了康王举办的平乐宴,自然知道“杯莫停”三字是何等的如雷贯耳。

他突然猛拍大腿,妙啊!

《将进酒》正是出自刘善之手,以“杯莫停”为名,不仅能吸引文人雅士,还能借康王之名,声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