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皇帝们更是一时间滋味难言,整个人都不好了,溥仪那情况属实是版本升级了,几国人一起入侵打不过还能安慰下他们。
可看着老家被这些小日子占领更是一团怒火。
伪满洲国,呵呵~这些地呲溜真是该杀,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等更是一眨不眨的看着天幕,大清王朝后期怎会如此水深火热,军阀林立,各地乱战。
皇帝甚至都被赶出了紫禁城,光看这一点就让他们气愤火大了起来。
龙兴之地不佑龙,东三省沦陷,清王朝就这么没了。
努尔哈赤想起自己十三副盔甲起兵一路入关,现在又亲眼看见大厦已倾,个中滋味真是涌上心头。
如果说前面几位皇帝还是有恨铁不成钢,气愤等情绪的话,道光,咸丰,同治等朝代更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从天幕开始,就要怎么改革扯皮了一段时间的皇帝和大臣们越看天幕越慌,咸丰处理好慈禧好发现要改革结果整个王朝都在漏风,按时间线算,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在抑制了y片的出现后,道光一朝,群臣出力开始商讨怎么避免南京条约的签订。
根本问题还是武力不够,现在他们就是想发展也来不及了,一时间真是内忧外患不断。
当朝的百姓更是祈求天幕能够给他们带来些大炮导弹之类的,直接轰死他丫的。
但看着天幕上永远差一点满格的加载进度不少百姓更是无比害怕,他们是最希望天天刷视频不要停的人,睡觉梦里都是加载100%完成,什么大炮飞机手枪人人都有。
而像光绪宣统朝都已经维新革命了起来,就卡在中间的这三朝尴尬了。
要制造大炮来不及,按历史记载,他们很快就要签订让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了,他们现在怎么办…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天幕的存在依旧耀眼,仿佛在告诉他们:信我,够100,我就开大招。
就是因为这各朝的人才如此积极,除了睡觉恨不得不眨眼的盯着,时时安慰自己明天/后天/下月/总有一天什么都会有的,这个信念支撑着古人们不断的看着视频。
“红尘来去散无痕,醉酒当歌思故人,不见…”
听着小姑娘和视频上哼着相同的小曲,古人们已经摸清了,一般这种振奋人心的曲子都是配英雄或帝王的。
比如前面的刘邦去鸿门宴时配的,卫青见刘彻时,李世民策马奔腾时的画面,突出的就是个意气风发。
听的不少人在脑海里已经走完了自己从一介乞丐到刘邦最后到李世民成功的MVP结算画面了。
像会享受的门阀,世家贵族等品着茗听着乐姬的弹奏,自己辉煌的一生就开始浮现脑海了,有些文人光听着这澎湃的曲子连自己的自传都开始润色了,什么《臣子的最高修养之陛下托孤那天》《出行那天低调的我依旧被百姓发现——万民垂泪》
《拒绝武侯祠的我——天下百姓不同意》
《孤立无援的臣子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中独自坚守的一生》
《关于帝王之师,亘古忠臣的故事》
《陈公吐哺挽狂澜于即倒传》
……
很显然,在看了不少天幕取名式的作品后,深谙此道的文人们纷纷效仿,从给陛下的奏折到日常创作中,突出的就是个吸引人阅读。
在现代,这些人高低得是专家级别,很懂成功学的那批人。
天幕上的画面赫然是一个身穿军装的中年人缓缓走来。
[ 大帅到!]
[陆海军大元帅 东北王 巅峰的大帅控制9个省.小日子亲王见了都要点头弯腰 掌控大半个国家的军阀]
这些名号一出,古人们立马感兴趣了,提起后世的将军,军阀的时候可真不多。
老百姓们看着这人嘀咕了起来,“这就是东北王?看名头就知道厉害。”
“帽子上那一撮红是什么意思啊!”
“这军装板正!”
“我一看就知道这人双眼如炬。”
旁边的同伴听他这么说,笑着拆穿到,“下一句是不是贵不可言呐!这是用来形容霍去病大将军的,你多看点书,也不至于就憋出这一句来。”
这人有些尴尬,挠挠头回了句,“差不多吧,都厉害,将军和军阀差不了多少嘛。”
一看评论区才知道这人这么厉害;
【你要记住,东北是他的大本营。但不是他只有东北。】
【大帅巅峰时期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东三省、内蒙古都是他统治】
【老帅的一枚地球纪念币值一千多万】
【 建议大家不要听这种歌 我听了两个小时 啥都没干就觉的自己很牛逼[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