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最想念的退圈太太

吴承恩:(小阁老附体)这么说有点太伤我了!我还能不懂《西游记》吗?这么解说它对吗?

嘉靖道长:练得身形似鹤行,不怕宫女勒我颈…我乃(一长串名号)。

“这下我明白了,这书在明朝被称为禁书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么敢写,这下好了,都让天幕给曝光了。”

“看来啊,我着书的时候得在旁边把注释写上,免得我的说到了后世又被这么解读。”

不少人和旁边的同伴也都交流了起来,这种角度看书解读还真是头一遭。

天幕出现以来,活跃的最多的其实还是百姓。

历史名人,文臣武将也厉害,各朝人们听过赞叹过也就算过去了。

但百姓们视频看久了除了嘻嘻哈哈搞笑的事情外,思想反而是对他们影响最深的。

都说百姓愚昧,泥腿子,但那又怎样,天幕下大家都一样。

吃的东西相同,看的内容相同。

之前他们看天幕的时候还有人看不起他们呢,说他们除了会下地干活,看得懂天幕上讲的什么吗?

史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当时他们觉得有道理,自己一介百姓看这有什么用,一辈子没读过书,看天幕在别人眼中肯定得说他们不懂装懂。

现在他们可不会这么想了,这些背后说他们的人凭什么不让他们看,管的还挺多,好像和他们一起看天幕拉低了他们的档次似得。

用后世的话就是这些人都没安好心。

什么百姓的任务就是好好种地,人要务实,这种繁华景象看多了他们会滋生嫉妒会造反。

各朝百姓:嗬呸!好东西恨不得都揽自己怀里,我们吃不上饭了怎么没人管。

现在天幕还管饭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天幕要是个人,他们皇袍都给披上了。

……

总结就是:

[ 西游记,中国人思想上不得释放的压抑。讽刺了当时社会,反映的就是明朝的社会现象。那些有背景的妖怪就是朱家的王子王孙。]

[ 红楼梦,中国人现实中不得超生的苦难。 ]

朱元璋有些哑然,他老朱只是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饿肚子,不至于闹成汉室那样七王之乱,西晋那样八王之乱。

给子孙们封点地,吃饱喝足别想着威胁皇帝,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举多得的事怎会被如此批判,还专门让人着书骂。

朱元璋仔仔细细没放过任何一个评论要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明朝被我朱家子孙吃空了,瘦天下肥朱家。”

“特权阶级,天下养猪到天下杀猪…”

“凡是我老朱家的子孙,统统由朝廷养…”

读完这几句的朱元璋整个人不好了,他也是最近才想出这个好点子的。

转眼就看到自己翻车了。

而且朱元璋越看越有些难为情,后世子孙都知道他老朱对贪官那是剥皮萱草的人。

结果现在才知道自己想的简单了,光看这些字他都受不了。

他哪能想到宗室数量会如此之多,到明后期,宗室人数达到了数万之巨,光给宗亲发工资就要用掉国库的四成。

以朱元璋对自己的了解,他肯定会把这写进族谱传下去,后面的皇帝就是想改革这点,宗室自然也会拿这制度说事,用他定的规矩压住。

毕竟什么都不做由朝廷供养谁不愿意,

想通这点的朱元璋气的直拍大腿,他的好点子结果现在看来真是漏洞百出。

“哎哟喂,这个生了一百多个儿子?光养这一家子朝廷都得出不少钱。”

越看越头大,眼看这马上就要把明亡之祸乃朱元璋了。

也不看天幕了,立马起身让人传召大臣,朱标,准备好好商量一番这件事。

有这么多失败案例在前,这次他可要仔细斟酌一番。

汉武帝时期

观看卫青霍去病马上风姿的刘彻乐了,甚至觉得人从历史中不会汲取教训这句话就很适合这一场景。

分封藩王,不让威胁皇权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吃饱喝足什么也别做,啧啧。

没有什么万世而存的制度,人都会变,何况你想安排好每一个子孙的生活呢,看这不就出问题了。

推恩令还是要看看的,有钱有兵的藩王会拥兵自重,没有这两点就会实施土地兼并,和百姓抢饭碗,能不出问题吗。

在秦朝,官员们和士大夫看看上首的始皇陛下,又想到刚听到的分封制,可真是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分封制还能这么玩?推崇的一分封就会天下太平这明朝已经有模版了,吸取教训分封还不掌兵可见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