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元出生在皇家,受天下百姓供养,享受荣华富贵,就应该有为大汉做牺牲的觉悟。
此事不用再议了,就让鲁元和亲吧。”
听到这,刘敬都感动了,高呼:“陛下大义。”
随后便离开,回去准备出使匈奴事宜。
他万万没想到,刘邦的价值观跟普通人不一样,别人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而刘邦是牺牲大我,完成小我,是一个极度利己的人。
普通人一辈子为了家人付出一生,可刘邦可以为了自己抛弃所有家人。这里所有家人包括了父母、兄弟、妻儿等等。
当年刘邦还是泗水亭长的时候,他带着一帮服劳役的人前往北方修长城。基本上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这场景跟陈胜吴广有点类似,不过刘邦遇到的不是大雨天气,而是他的队伍里面逃走了不少人。
这个时候刘邦知道,就算到达了前线,跑了这么多劳役,大家还是个死。
所以刘邦索性就把所有人都给放了,让他自谋生路去了。
这一决定,完全没有顾忌家人的死活。
因为在古代,都是搞连坐制度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刘邦放走这么多劳役,是要满门抄斩的。
对此,刘邦丝毫没有犹豫。
不过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离开刘邦,并且愿意跟着刘邦学习陈胜吴广那样,起义推翻秦王朝。
小主,
刘邦想了一会儿,居然就这么决定了。
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谋反更是杀头重罪,极有可能导致抄家灭族。
当时刘邦的父母都还在沛县的村里,妻子吕雉已经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这些父母妻儿刘邦似乎都不要了,这种事情真的是很少有人能做得出来。
与项羽对决以后,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都被项羽给绑了。
当项羽以这两个人的性命作为要挟,扬言要把刘太公扔进大锅里给煮了的时候,刘邦居然笑着表示,等煮好了要分他一杯羹就好了。
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刘邦居然都干得出来,不得不佩服刘邦这个人的思维是非常清奇的。
所以说刘邦能够成就大事,是因为他完全不受困于儿女情长,或者说无情。
要说对父亲、妻子无情就算了,但视儿女如草芥,冷血无情,那就过分了。
只因天下多有不孝顺的儿女,却无不是的父母。
大家可以想想,一般在医院里,如果是子女生病了,父母都会尽全力去照顾和治疗。
如果是年老的父母生病了,当子女的,那就难说了。
虽然社会上各种情况都有不负责的父母和至情至孝的儿女也是存在的。
但整体来说,如果是论付出,父母对于子女的付出,还是要比子女对父母的付出多上许多,为什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