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睹物思人

“呵呵……好,那咱们就走,你也背着点干粮,我也带着点干粮,咱们爷两个就走到哪算到哪。”

“嘿嘿……云风求之不得。”

“喵~”

“呵呵,你这还有一个小朋友呢,带着它呵呵……”

“喵~”

“呵呵,好……”

于是二人带着黑云就出了华山派,这一路上卓若成就开始介绍起华山的情况了: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十八个,华山也可以说是道家仙山,秦始皇首祭华山,汉唐以来,封号递增,愈演愈烈,汉武帝敕修西岳庙前身集灵宫;汉元延二年(前11年),汉成帝巡幸河东,涉西岳而归。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唐玄宗以与华山为本命,封华山神少昊为金天王。天宝九年(750年),群臣请奏封禅西岳,唐玄宗命人开凿华山路,设立坛场。有宋以来太祖与华山道士陈抟来往密切,以道治天下。这华山共有五峰,东南西北中,其中南峰最高,有700多丈,李白有诗云“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写得就是这南峰,我朝寇准丞相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出口成章吟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说得也是这南峰,柳少侠,咱们现在上南天门,比比脚力如何?”

“卓老掌门,那云风就献丑了。”于是二人各自施展轻功向上攀援,卓若成从未和纯阳一脉交过手,如果提出比武这以大欺小好说不好听,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习武之人多少都有点好胜心,别看老头六十左右了,好胜心不减当年,二人一前一后,如同灵猿穿梭,猕猴越岭,云风运足了轻功生怕丢了纯阳的脸面,卯足了劲在后面紧追不舍,卓若成并未施展十成的轻功,一是因为这座山他太熟悉了,哪里有沟哪里有坎心里一清二楚,二是因为自己修为远高于柳云风,如果仗着自己修为和地理环境的熟悉把柳云风甩得太远显得也不好看,所以他施展了六七成的功夫,云风紧随其后,黑云被甩在身后,但是离得也不太远,这猫的动作就是灵敏,四条腿儿的果然比两条腿儿好使,然是如此黑云也是费了大劲了,这以前它从来没见云风这么拼命过,今儿这是咋了?二人一猫前后攀援,用了一顿饭多一点的功夫卓若成就蹬到了顶峰,两个呼吸之间云风就赶到了。然后黑云也到了。

“哈哈……柳少侠好俊的轻功啊,你的小朋友也不错啊。”

“呵呵……卓老掌门您身法好快,我是紧赶慢赶也追不上,惭愧啊。”

“唉~柳少侠,你谦虚了,老夫闭着眼都知道这路怎么走,我地理熟悉,修为比你也高,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上来已经超出我的意料了,纯阳有你这样的高徒乃是幸事一件啊,呵呵……来,柳少侠,你看这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