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出三不去是古人休妻的原则,所谓七出是有七种情况能休掉妻子,三不去的意思就是三种情形不能休妻,不然女人去县衙告你,一告一个准儿。
七出指的是第一、“不顺父母”:就是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也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第二、“无子”:就是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嗣”,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随传统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成熟,真正是以无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为减少,彭金家里就妻子一人,所以彭银说他无有所出。第三、“淫”:败坏道德、破坏伦常。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因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第四、“妒”: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为妻纲”这样的理想夫妻关系的混乱,更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第五、“有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zī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第六、“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过去,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第七、“窃盗”:就是偷东西。总之,凡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或身体状况,不能符合于这个考量,夫家就可以提出离婚。相较而言,妻子要主动提出离婚的义绝,条件就严苛得多了。在古代休妻大家经常听说,这义绝很少听说,这义绝是双方面的,妻子可以提,丈夫也可以提。义绝是中国封建法律规定的一种强制离婚条件。按唐律规定,所谓义绝,指夫妻任何一方,对另一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杀等事者,必须强制离异,违者判处徒刑。比如丈夫打了老丈人,这时候妻子就可以提出义绝,法律也支持,但是封建社会男女是不平等的,义绝之事几乎无人提起,所以为现在人所不知,所谓民不告官不究,女人本是弱势群体,你告了丈夫,即便判你有理再嫁也不太可能,中国一直有句话压着女人上千年——就是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所以义绝之事在古代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被听到。再说三不去,三不去包括:一、“有所娶无所归”,指妻子无娘家可归,娘家没人了,过去的女子是不挣钱的,在过去有句话说女人为什么结婚,男人结婚是为了延续香火,那女人呢,有句话这么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结婚是为了活下去,因为没有收入来源,所以娘家要是没人了你是不能休妻的,否则这与杀人无异。二、“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替自家父母守孝三年的;三、“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古时就有这个说法,现在人中有不少在微弱之时妻子帮着丈夫,最后飞黄腾达的,丈夫有钱了看自己的发妻成了黄脸婆了,就一脚蹬开,再找个年轻漂亮的当老婆。这样的事现在很常见,现在社会对这方面反倒不如古时候了。现在经常见大叔旁边挽着个小姑娘,你想能幸福么,这小姑娘图你什么啊,年龄差二十岁,再怎么说也有代沟啊,三观肯定不一样,都不是同龄人眼界、眼光能一样么,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