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科考是需要证明的,你不管是参加一县的童试还是一郡之地的乡试乃至会试和殿试,必须要有那个县的官府所认可学堂的证明就相当于学籍证明。
没有经过官府认证的学堂或者私塾出来的学生都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的!
“此事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等罗兄回来看看他能否解决了,真希望罗兄能够早日归来!
只不过罗兄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回我们的书信了,也不知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周进宽慰道,“李兄多虑了!以罗兄的身份定然是护卫众多,必然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我想罗兄应当是军务繁忙,一时间耽搁了,不会出什么事的!”
李儒闻言眉头舒缓,“也是,应当是我多心了!”
......
“马兄,听说了吗?”
“你难道说的是太平书院一事?”
“看来马兄已经知晓了,那未曾露面的太平书院院长,以师、马两说直接震撼了整个大乾的文坛!
如此才华却不显山露水还放弃了入国子监的机会,完全视功名利禄如无物!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立下的那四句院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乃读书人一生最崇高追求!
真不知道有如此追求立下这等宏愿之人又是何等的惊才艳艳,经天纬地!
唉!若能一睹其风采,此生也算不虚此行!”
“确是如此!那四句院训只要身为读书人,何人能够闻之而不热血!
不过黄兄你可是慢了在下一步,在下可是已经去过了太平书院旧址!还在那里见到了太平书院院长留下的真迹——陋室铭!”
“嘶....马兄居然有此等机遇,可否告知一二,在下也想去瞻仰一番!”
“好说,好说,只是今日这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