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战后余波

而在大乾朝,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训练,水师的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沿海防御工事也在工部的努力下,变得更加坚固完善。同时,联盟各国之间的情报交流愈发频繁,一张紧密的情报网络逐渐形成,对神秘岛国的一举一动都能做到及时掌握。

然而,就在大乾朝与联盟各国全力防范神秘岛国再次来袭时,大陆内部却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随着战争的持续,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百姓生活日益艰难。一些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导致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在大乾朝的一些城市,百姓们因买不起粮食而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物价过高。“我们吃不饱饭,这日子没法过了!”百姓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地方官员将此事奏报给李承乾,李承乾深感忧虑。他深知,若不及时解决经济问题,不仅会影响百姓的生活,还可能动摇联盟的根基。

“传朕旨意,户部立刻制定相关政策,打击不法商人,稳定物价。同时,组织各地官员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此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对积极响应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李承乾迅速做出部署。

户部接到旨意后,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联合各地官府,对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进行了严厉打击,查封了大量囤积的物资,并将其投放市场,以平抑物价。同时,开仓放粮的行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百姓们纷纷前来领取粮食,暂时缓解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在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方面,大乾朝官府提供了农具、种子等物资支持,并承诺三年内减免新开垦土地的赋税。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许多荒地被开垦出来,种上了粮食作物。

然而,经济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大乾朝面临的困境在联盟各国也同样存在。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战争受到了严重阻碍,商品流通不畅,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承乾提议召开联盟经济会议,邀请各国君主及经济大臣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会议上,各国代表纷纷发言,阐述本国面临的经济困境。南楚国代表说道:“如今我国粮食产量锐减,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且与各国的贸易受阻,许多特产无法外销,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

西蜀国代表也说道:“我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战争导致商路中断,商业活动停滞,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国家运转都出现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