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可以全力修建水泥路。”
“虽然 水泥路在效率上不如铁路。”
“但是胜在普适性强,并且修的也快,修起来没有那么麻烦。”
这次前往船坞考察的时候。
船坞所有的路都是用水泥修的。
所以才会给朱雄英一种后世的恍惚感。
“咱们这一次先在北方修。”
“争取把北方给先连通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改善那里百姓的生活。”
“然后再考虑别的事情。”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标的脸上顿时露出赞同之色:
“父皇,这件事情其实早就已经有论断了。”
“只不过当时为了修建铁路和船坞。”
“所有的水泥全都供应了这两个大工程。”
“甚至连各项水利工程都暂时停工了。”
“如今这两样大工程已经彻底完工。”
“是该着手安排这件事了。”
然而朱元璋在听到朱标的这番话之后。
脸上的担忧却没有丝毫消退。
而是对朱雄英说道:
“雄英,你可知道你手里拿着的奏疏上的商税。”
“有多少是现银,又有多少是朝廷发行的银票?”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雄英顿时就明白过来了。
这段时间朝廷超发的货币实在是太多了。
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之前预想中的数量。
而这些银票之所以还能够接着用。
完全是因为此时朝廷财政在上行。
这种繁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将这些隐患给掩盖住了。
一旦遇到什么问题,朝廷拿不出银子来应对。
那大明的财政会瞬间崩盘。
元朝的财政在历史上是 出了名的一塌糊涂。
但是这个隐患不解决,将来爆出来的话。
要远比元朝的财政还要崩溃。
这才是朱元璋感到两难的地方。
一方面是西北诸省百姓的生活水平急需提高。
另一方面是整个大明已经隐隐要出现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