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从行政核心这里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齐征稍稍有些失落。但好在自己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本身就不算太高。
相比之下,齐征更佩服炎火帝国之中设计行政核心的那位人才。根据行政核心所说,每一次删除原有的法律条文,都是为了保证让原有的条文“光荣退休”,同时不会影响到当前实施的条文。
毕竟人类这个物种的多变性几乎可以说是世间仅有。道德水平的判断标准,社会风气的辗转变化,几乎每隔百年左右就要变化一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曾经是一个帝国。哪怕是七百万年前的帝国,根据行政核心所说,这里的人类平均灵力等级也能达到七转以上,这个水平的人类寿命有七千上下,而除去只有十几年的幼年和少年时期,以及被压缩到只有几年的老年时期,一百年根本不足以让整个社会的主要构成更新换代。也就是说,同一批人,在一生之中足足有几十次对待事物的变更。
对此,齐征表示不解,而行政核心则表示理解:
“人类对于任何事情的认知都是片面的。这个片面不是指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只接触到表面,或者说实际上只有在最开始的几十年的时间之中,他们才会根据自己一开始看到的东西去表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人们对于各种事情的见证越发深刻之后,便会开始根据自己的见解来详细地划分更精准的判断。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三类人。”
“第一类是追求利益者,或者说现实主义者。这些人对于事情的见解会不断跟自己的利益关联起来,然后考虑当自己处于这个事件之中任何人的角度会遭受什么样的问题之后,去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局面。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类人的态度会依次以受害者、施害者、旁观者、调解者等等各种方向去逐一分析,以确保自己的利益能够更大程度地保全甚至发展。”
“第二类人是追求理想者,也被称之为幻想主义者。这类人对于世界的现状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他们会希望社会乃至于世界能够发展到趋近于绝对和平和绝对共存的境界。这类人更喜欢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考虑一切,同时也会积极地推动这一切。”
“第三类人则是思考麻木者。这类人会在经历过一定时间的事情之后,逐渐麻木自己。这些人是前两者之中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放弃继续思考的人。第一类人逐渐放弃思考的原因大多是自己凭借着一段时间的经验获得相当的利益之后,认定这类经验会永久有效,于是为了轻松而选择放弃更深层次的思考,转而凭借经验来攫夺利益。但是很明显的是,世界上不会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当时间逐渐推移,这些人处理事件的经验将逐渐被时代所抛弃。如果这些人发现了自己被抛弃的事实重新积累新的经验,那么他们又将暂时回到第一类的队伍。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愤叹世界的变化,最终则会被世界所淘汰。”
“后一种则更加简单。这类人往往在经历过大量的挫折之后选择放弃,接受世界的变化不为自己的意向所改变。换句话说,这类人对于世界的态度是悲观的,从而他们接受这个世界的任何变化,世界的发展与自己曾经的理想相同也不会快乐,相悖亦不会悲哀。如果没能重新觉醒理想回到第二类的队伍,这类人最终将以一种失败者的视角看待任何东西,最终被自己所放逐。”
“这三类人构成了整个社会,而统治者最大的目的则是保证三类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基于三类人的法律也会因此而诞生。而不同的是,因为时间的发展,三类人的构成主体又会随时发生变化,这也将导致完全相同的法律根本无法调解三类人之间的冲突。”
虽然本质上是个人工智能,但是齐征也不得不惊叹与对方对于社会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行政核心的说法并没有错误,只不过相比之下齐征更愿意相信法律存在的意义是引导而非调解冲突。行政核心对于齐征的想法不置可否,而是说道:
“理想状态下,法律的意义的确是如此。但是这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道德的组成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