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开始,就要进入但是的阶段了。
粮食的问题在短期内确实不是问题,但是时间一长了就需要更多的粮食,同时战争类型的建筑更是需要大量的苦力。而对于凯迪尔公国来说,这些都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奴隶。
这样一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养精蓄锐,训练士卒,等待凯迪尔公国的征讨。等到凯迪尔公国的“大军”到来之际,断粮道,然后凭借着这座小城里的物资慢慢获得胜利。至于断粮道的队伍,根本不需要回来,他们只需要杀光运粮的士卒,收编运粮的奴隶,保证前方的军队没有粮食就行。
而且,凯迪尔公国的人口能有多少?(这个时候齐征还没有凯迪尔公国的确切人口数据)一百万?两百万?按照两百万来算吧,两百万的人口之中如果按照这个小城的比率来计算那就是一百三十多万奴隶,战争肯定不能用没有灵力的奴隶,那是送菜。也就是说总共的军队来源也就是那七十万左右的本土国民,其中去掉一部分贵族,去掉一部分奴隶贩子,在去掉不适合应征的国民,大概还有五十万左右。暂且当成这五十万人都是士兵,保持各个城市的基本防卫力量最少得留下二十万。剩下的三十万之中,参加过正式的军队训练的人有二十万吗?与其他城市的军队合并之后,有共同作战经验的士卒有一万吗?再者,这些士卒本来就有自己所属的城主或者说指挥官,他们会安心地将自己的军队交给别人指挥而不暗中下绊子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里还要考虑其中一部分城市到这里的距离足足有上百公里,从那种地方跑过来,能够有多少人保持战斗力?
而实际上,齐征昨天晚上在睡觉,并不知道凯迪尔公国的整体实力。因此这个数值是严重超出的。别说三十万的军队数量,整个国家加起来也就十万的数量,根据斯科璃尔的判断,最终能够用来进攻这座小城的士兵最多不超过五万,其中最少有一半需要经过一百公里以上的长途跋涉。
相反,在斯科索普这边,参加起义的奴隶的数量已固定了有六万余,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其中有来自各个国家的人,具备的战争技能包括从灵阵到行伍,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可这群人是一个整体,接下来的时间虽然仓促,但是他们接受的是统一的指挥,彼此之间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彼此适应队友的力量。其次,这群人是养精蓄锐,毕竟他们是守城的一方,换句话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凭借着这座城市降低伤亡。指挥上,奴隶起义军总共就一个指挥,王国军方侯爵的儿子斯科索普。对于起义军来说,他们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至少在斯科璃尔的安排下,第一场战争不会出现使绊子的事情。
而且,这一段时间之中起义军难道就只会傻乎乎的等着远征军的到来?这段时间能做的事情很多嘛,比如弄点毒药啊,陷阱啊,谣言啊乱七八糟的。
再者,哪怕局势真的糟糕到那个地步,不是还能打游击战吗?作为这个城市之中常年走街串巷的奴隶们,对于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地形理解绝对远超远征军。
主场作战,兵力占优,指挥水平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提前准备现场,人心一致。
除了士卒的战斗力存疑和装备不足之外,几乎一切全都是起义军这边占据优势。除非斯科索普是个白痴,否则这一战怎么想都赢定了。
而这场战争的胜利能够带来什么呢?
那可太多了,首先是为了这场战争要动用的奴隶数量绝对不会低于十万,而这十万哪怕损耗了一半只有五万加入起义军,起义军的战斗力也几乎可以说翻了一倍。再者,每个城市的防卫力量将会大幅度削弱,面对数量突破十万的起义军,无非就是坚持久一点后失败和溃败的区别而已。就结局而言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意外。第三,作为远征军,这些人携带的粮草军备绝对不会少,武器装备都能换新,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战将会彻底激发起义军所有人的信心,除了对于自由人的愤怒之外,气势也能提升不少。
讲道理齐征都不知道斯科兄妹要怎么输。不否认凯迪尔公国会有聪明人,贵族之中会有聪明人。但是有屁用,这又不是阴谋,而是纯纯的不公平竞争。这就好像一个成年人去参加青少年拳击比赛,看起来成年人身强体壮,但是主办方先给成年人报了个长跑比赛,告诉成年人比赛还有二十分钟开始了,门票在比赛的终点。成年人好不容易跑完长跑,回来得知主办方没有给他提供水和食物,而对面的小鬼们不光吃吃喝喝还有专门按摩。等到终于要上场了,成年人还发现自己登上擂台的路上全特么是图钉!终于开打了,大姨子二叔子小三儿都在边上叽叽歪歪说该怎么打,还因为意见不统一自己在观众席打起来了!
而相比将来凯迪尔公国的士兵们要面临的悲惨命运,齐征现在已经看到了台子上被装起来的处刑架。外表看起来跟齐征在加勒比海盗5里给杰克船长处刑的绞刑架,只不过不同的是现在这个明显粗糙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