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吃饭,路边不会再有随处可见的便利店营业,街角也不会再有移动的拉面店呈上热食,所有的食品素材以及会做料理的人都被极道组织管控到了一起.....
意思是,想要吃饭,就得入伙。
想要生存,就得站队。
在此,先抛开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发生的正确合理与否,单论在这种背景环境下,港口的市场为什么还在开放?
是什么人,敢在这种黑道横行的时候继续营业?
又是什么人,敢在这种时候去追逐些什么极致的鲜美?
还有一种可能——
难道说,他们就是黑道头头本身,这样的交互其实是什么别致的风雅与趣味?
好像也不对。
老板与食客之间的样貌打扮以及其中透露出的那股气质,都能看出他们那完全符合外在印象的身份,即“普通人”。
虽然与周边有些格格不入.....
等等,不止是这一家,市场中的大部分渔人竟都张开了自己的商铺,只是没有来客而显得有些死寂。
不对,其实是有来客的,只不过区区五六人,缓步浏览的样子并不显得急迫。说是在赶早市,可能更像是在逛园林,眼神中皆透露出一股清澈放松之意。
太怪异了。
老板和食客也很怪异。
食客含下最后一片鱼肉,肥厚的脂肪无需咀嚼便自动在口腔的温度与压迫中融化,爆发出连绵不绝的香气,他闭眼享受着美味,就连大脑都因此微微颤抖。
但除此之外,没有一句言语上的溢美,肉体的反应固然诚实,可也说不上多激动。
硬要说的话,就像是人捡起碎石扔进湖泊,在溅起波澜前,你其实就已经大概预测到了水花的大小,毕竟碎石的粗细宽窄亦是从你的掌心经过。
那么,哪怕心脏仍会不自觉地随着波纹与浪花跳起,情绪上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不是因为石头太小,而是因为没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