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顺流而下。
也不知小船飘了多久,陆青山忽把手中系在船头的一条绳子抛上左岸。
绳子不偏不倚刚好套在一根石柱上。
陆青山手上绳子一拽,小船往左岸靠过去。
苏叶在黑暗中惊讶道:“师父!这是……”
“上岸!”陆青山平静地说。
陆青山师徒系好小船后,手扶在冰冷的山石上,往暗河下游走去。
大概一脚高一脚低地走了十几步。
苏叶用疲倦的“夜行眼”隐隐看到一条从上方垂下的粗绳子。
“师父!……”苏叶刚想开口。
陆青山已经道:“抓住绳子,往上爬!”
陆青山在前,苏叶在后,两人抓着绳子往石壁上爬去。
这……这啥情况?苏叶边往上爬边想。
爬了二十米左右,两人来到了石壁上的一个凹洞中。
凹洞不是很大,但可以让两个人并排通过。
苏叶心中充满了惊奇和疑惑,说不出话来。
凹洞还算平坦,陆青山师徒往凹洞深处走去,慢慢地竟出现了一些光亮。
原来是凹洞深处右边点了一盏长明灯。
凹洞深处赫然出现了一道石门。
长明灯投射着悠悠的光芒。
陆青山伸出右手,在右边石壁上摸索了一会儿。
他摸到了一块突出的石头,然后轻轻按下去。
石门缓缓地开了。
苏叶的心不由扑通扑通地跳,越来越期待见到师祖“武痴大师”了。
“每一颗心都有它的秘密。”
苏叶心中想:师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太神秘了!连住处都这么神秘!
他们走过石门后,陆青山伸出左手,在左边石壁上摸索了一会儿。
他摸到了一块突出的石头,然后轻轻按下去。
石门缓缓地关了。
苏叶见眼前又暗下来了,重新用起疲倦地“夜行眼”。
石门后是一个地道。
地道长而曲折。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光线亮得刺眼。
那是阳光!
久违的阳光。
陆青山和苏叶都不由眯眯眼,适应适应刺眼的阳光。
走出洞口。
苏叶又吃了一惊:但见四下峭壁环列,望上去白云缭绕。
原来是一座深谷。
谷中花草繁茂,一口寒潭冒着丝丝寒气。
阳光照到谷底,被寒气一冲,变得凉飕飕的。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寒潭不远处是三间茅屋,茅屋边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重达几十吨。
陆青山走出地道后,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巨石旁的墓碑。
崭新的墓碑。
深谷谷底土地肥沃,树木花草茂盛,奇异的是墓碑附近竟是几棵枯树。
陆青山顿觉脑袋一空,感觉就像旭日忽然落下,大地忽然分裂。
“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利哆
毗迦兰帝
阿弥利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裟婆诃……”
但他没有崩溃,神志渐渐恢复。
然后,陆青山听到有人叫唤:“老陆!老陆!……”
还有苏叶的声音:“师父!师父!……”
叫“老陆”的人是中年人金童金嗓子和玉女玉如意。
金嗓子和玉如意相貌平凡,面色红润,保养得相当好。
此时,他们两人披麻戴孝,显然有人过世了。
他们听到洞口声响时,就从中间的茅屋走出来了。
当时,苏叶懵逼了:原来金童玉女这么大了!
金嗓子脸上是弥勒佛般的笑,玉如意脸上则是悲戚戚的。
苏叶心中也猜到了:难道……难道是师祖武痴大师去世了?
金嗓子道:“老人家仙逝了。”
陆青山把悲伤留在了心底,平静地问:“什么时候?”
金嗓子道:“两个多月前。”
陆青山忽然大悟:原来刀神李流水早已预感到了武痴大师要驾鹤西去,所以这次提前来了。
陆青山问:“师弟刀神来过祭拜了?”
金嗓子道:“小李来过。”
玉如意静静地在一旁,默然不语。
陆青山问:“师父是……”
他欲言又止。
金嗓子明白陆青山所问,接话道:“人无法预测自己的生命,更无法回避死神的到来。但武痴大师是‘生死自如’,刹那而已。”
苏叶在认真听。
陆青山也在仔细听。
金嗓子继续道:“那天,武痴大师像往常一样,吃饭前忽然对我和小意说‘我要去了!你们继续把武学发扬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