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皇帝在皇后的懿德宫召见太子一家三口。
礼毕落座。
“坤熙还未用晚膳,你先过去用餐。老二,你们两个如果没吃饱,也去吃两筷子。”皇帝道。
既然皇帝这么说了,太子夫妇谢恩后,陪着汉王移步偏殿。
皇后亲手奉给皇帝一盏茶后,也来到偏殿。看着太子妃不停的往汉王和太子碗里夹菜,皇后露出了发自心底的微笑。她也拿起筷子,给汉王夹了一块鹿肉。这寻常百姓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这宫规森严的皇宫禁院委实不多见。
“慢慢吃,不着急。”皇帝起身来到门边,看到汉王不停的扒拉碗筷,不禁莞尔。
阚泽发现今天皇帝心情格外舒畅,回想起来当今天子御极以来是第二次显露出这样的心态。上次好像是七年前,看到大胜北狄的捷报后。
“殿下,汉王回京了。他没有回府,直接去了东宫。在东宫不到半个时辰,又被召进大内,太子夫妇也一同入宫觐见。”衣博文禀报道。
“哦?这么着急?先生怎么看?”梁王不解的道。
“应是陛下思孙心切,既然有太子妃在旁,应不会谈论其他。”衣博文回答。
“汉王与章群几人见过两面,他会不会……?”梁王担忧的问。
“段成杰三人死无对证,章群已被殿下发配到云贵。即使汉王要在陛下面前抖出此事,也无人证。不过,据小人对汉王性格的观察,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他应不会在陛下面前提及此事。“衣博文道。
“是吗?”梁王还是不放心。
“殿下请宽心。其实陛下对我们在北狄做的事情清楚得很,不然也不会大赏令狐家。令狐文渊对段成杰四人哪个不认识?只要汉王能回来,哪怕是伤了残了都无所谓。如果真的是死了,反而对殿下更麻烦。”衣博文道。
“此话怎讲?”梁王追问道。
“事情过去几个月了,陛下可曾有责怪殿下的意思?如果要计较此事,早该行动了。只要汉王还活着,此事暂时就算了。陛下的皇位是怎样得来的,他何尝不知殿下的心思?只要在他默许的底线内,他都不会计较。这些日子小人一直在想,或许不可骨肉相残就是陛下的底线。所以殿下,以后对付东宫一脉要从武斗改为文攻。”衣博文缓缓的道。
梁王低头不语,伸手拿起茶杯,默默的咄了一口。
“先生所言不差,只是他让我不痛快,我也要让他难受。不然,还以为我这个亲王是纸糊的。”梁王道。
轩辕坤熙用完餐后,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将他此行的种种经历,给当今天下身份最尊贵四人讲完。确如衣博文所言,对段成杰、章群四人之事汉王只字未提。
皇帝是早就从邸报上把事情了解了十之七八,不过哪有亲历者那么详细具体。
听到惊险处,皇后与太子妃还是觉得后背发凉,紧张不已。
“坤熙此行辛苦了,虽受了些罪,在朕看来未尝不是好事。年轻人多经历一些,无论对磨练意志还是积累经验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北狄大王子与四王子的汗位之争还未尘埃落定,苍龙堡与西关盟也还未完全剿灭,你那个帮主还得继续干。”皇帝道。
“父皇!可以让他人代替坤熙吗?臣妾不想他再去冒险了!”太子妃跪着恳求道。
皇帝没想到太子妃会当面抗旨,他扫视太子父子一眼后,道:“太子,这也是你的意思?”
太子躬身回答:“不是。儿臣也觉得坤熙继续当那个帮主并无不妥,再说了朝廷目前并无合适的差事派给他。让坤熙有地方和机会继续历练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虽说其中可能有些不可测的危险,儿臣觉得是可以预防和应对的。坤熙,你自觉得呢?”
轩辕坤熙来到母亲身旁跪下,然后回道:“请陛下及父王放心,臣一定当好帮主,平定江湖。也请母妃放心,此后绝不会再有危及孩儿的事情发生!”
太子妃见祖孙三代都如此坚定,知道多说无益,她还是心有不甘的道:“天下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你咋就肯定不会再遇到更凶险的事?”
轩辕坤熙道:“回母妃,儿臣这次是受了罪,冒了险,可收获也不小。母妃你不信我,总该信张志渝前辈吧?他可是仲棠先生的岳父及师父。”
“他怎么说?”太子妃追问道。
皇帝身旁的阚泽眼皮也眨了眨,他也很关心汉王目前的修为。这进宫的路上,阚泽一直在查探对方的状况。汉王现在从外边看更像一个读书人,他能明白无误的看到似有似无的护身罡气时刻萦绕着汉王,目光淡定中带着温和,步履从容又坚定。显然在武学修为上已登堂入室,进入绝顶高手之列。
“张前辈说,只要我自己不去主动惹事,天下任我遨游。”轩辕坤熙回答。
太子闻言暗暗松了口气,阚泽又闭上眼睛,皇帝的眼神从目光炯炯慢慢暗淡。几个男子都以为,张大侠会拿哪个高手出来与汉王对比,没想到是这个不痛不痒的答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两个平身吧!都坐下说话。”皇后娘娘开口道。
“好了。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了。玄武宫在北狄出力甚大,该赏的朕都赏了。只是你那个大哥黄墩,听公孙瀚东讲,身份特殊,该如何赏赐得征询你的意见。坤熙,你是如何打算的?”皇帝问。
“回陛下,黄墩虽是汉人,却非中原人士,加上他又是苍龙堡的女婿,还有个天下第一的名头。如果大张旗鼓的封赏好像不太合适,如无任何表示又会显得我朝小气。此事,臣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轩辕坤熙如实回答。
“等等,听十三说,你与那个叫黄莲,也就是老大的义女的丫头有瓜葛?这个黄莲的父亲是不是你口中那个大哥?”皇后娘娘插话道。
轩辕坤熙脸色一红,旋即镇定地回答:“是的,皇后娘娘。黄墩就是黄莲的生父,只是臣与黄墩结识在先………“轩辕坤熙又把他与黄家父女之间的事,简单述说一遍。
“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太子、太子妃,你们两个还不知道有这一出吧?”皇帝道。
确实,太子夫妇倒不是是第一次听闻此事,以前只是听说汉王与长公主家收的义女有些不清不楚,他们并未重视此事。至于黄莲的身世,只知道是令狐彩玉的徒弟。听汉王细说后,好笑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儿子的际遇之奇妙。只是这辈分似乎有点乱了。
轩辕坤熙镇定自若,他与黄莲两情相悦没啥见不得光的。
“回父皇,儿臣不知。十三弟应当比我清楚。”太子道。
“多一个妃嫔为皇家开枝散叶也是好事儿。既然赵家与崔家都是皇后赐婚,那就再劳烦皇后,把这个女子也赐给坤熙吧。”皇帝侧身对身旁的皇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