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辈子人脉资源不足,前景就在这里了,那么自己的儿子呢,自己的孙子呢。
慢慢的,一个官宦家族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再加上各户通婚加近关系。
第二代,第三代,到那个时候,原始的积累就已经完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便起来了。
这是无论哪朝哪代都无法杜绝的情况,只要有人的存在,这个情况就不会消失。
只不过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了个说法隐藏起来。
这些官员为什么要贪呢,维持人脉的因素很大程度影响其中。
下级官员要孝敬自己给自己留下个好印象,给自己未来铺路。
自己也同样孝敬上头,上头还需要再孝敬他的上头。
一直到朝廷之上的大员。
而那些朝廷大员同样也需要各方打点,自己手下人要让他去办事,总不能要让马儿跑,又不给他吃草。
就这样,依次递增,再加上各级官员人情世故少不了,应酬少不了,档次又不能低了,这又是一大笔花销。
若是不贪,这一年下来的花费就依靠那些小俸禄哪里够,恐怕家中老小都要饿死。
这就是大多数清官不愿随波逐流导致穷困潦倒,仅仅凭着俸禄,可能足够自己一家老小生活。
但家人看到别的官员家眷出入仆人如云,锦衣玉食的,自己却一副穷酸样,心中自然会有不平。
久而久之,这些有着一腔抱负的好官大部分也变成了自己当年讨厌的模样。
江南的税赋也就被毫无意义的花费在了这些人情世故,上小孝敬之上。
不对,也算不上毫无意义。
起码江南五省酒楼青楼业是十分发达的。
因此又衍生了许多庇护这些产业的小团体,收“保护费”保某个产业安全。
而这些团体的背后,那自然是呼之欲出。
除此之外,江南之地因百姓较为富裕,又衍生出一批专门拐卖小童,采“折生枝”的办法再丢在街上博取同情,用这些来为自己牟利。
而这些发达的景象和便利的水运由推动了商业,造船业,服务业,帮派团体,家丁护院,镖局,手工业,奢侈品等等等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