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天子国丧

在北京文武官员初闻丧,皆换上素服、乌纱帽和黑角带。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皆至思善门外哭,五拜三叩头方退回本衙门宿歇,不可饮酒食肉。

军民皆着素服,妇人女子也须卸下环钗装饰,为期二十七日。在京听选官、办事官、生员、典吏也换上素服,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奔赴顺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

南京城是留都,留置有一套与北京中央机构相差无几的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太监。虽然实权上与北京天差地别,但是官员品级上与北京持平。

所以此时南京文武官员、军民、生员等等,也同北京一样,全城缟素,哀嚎不止。

谢凡以及众多赶考秀才内心震惊失落暂且不提。作为生员,谢凡和同窗们闻丧后次日清早便要身着素衣,到应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因为众人都要着素服,一时要的多,许多人又没有常备着。

不少同窗知道谢凡李宁和做绸缎布料生意的张家熟识,都托他两人购买。谢凡李宁两人都本着同窗情谊答应下来,含泪赚了点差价,张世贤小掌柜也赚了一笔。

次日大早,谢凡和李宁都急急忙忙换上素衣,赶到应天府朝阙为圣上哭丧。只见最前头摆了香案,后面乌泱泱一大片全是人,谢凡和李宁来得晚了,只能站在后头。

天子为万民君父,佑德皇帝也是勤政爱民,众人应该视大行皇帝如慈父,像为亲生父亲哭丧一般泪如雨下。

可是皇帝对于典吏生员来说实在是隔着千山万水,太远了些。因此谢凡见众人哭得也不甚真情实感,以干嚎为主,流泪少之又少。

谢凡来到此处读了多年圣贤书,学了一肚子忠君报效,但是心中打工人本色仍未褪去。

他认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就是老板,至于是哪个老板其实无所谓。”天子是“德佑”还是“链家”并无大碍,总之是个靠谱老板就好。

谢凡也随着前面众人一齐干嚎。只是嚎着嚎着,他想起今年不再有秋闱,又想起这一年多夙兴夜寐,头悬梁锥刺股,多少艰难困苦,周全准备,顷刻间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