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绞尽脑汁,揣测圣心,终于确认,今日自己所提出“秘密立储”不会触怒天子。
皇帝当时表态是真心觉得“此法有趣”,而不是前世阴阳怪气的所谓“interesting”。终于才放下心来。
谢凡暗暗想着:“用清朝的补丁,应该也能够解决明朝的问题吧?毕竟都是封建王朝,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上辈子世界里,是清朝捡了明朝的漏,现在让明朝借用一下清朝皇帝的创意,也算是公平。”
这一番思考让谢凡精疲力竭。他越想越觉得头痛,甚至有点后悔做了京官:
“这个官当得实在是太累了,要是考上举人就躺平了多好。或者外放做个知县也好。
做翰林俸禄不高,在北京都买不起房。买房都要靠着啃老,还得写小说补贴生活。
主业工作还要这么费尽心思,小心翼翼。深怕一个不小心,全家都被皇帝干掉。”
一阵长吁短叹之后,谢凡终于入睡,次日又照旧去翰林院应卯做事。
既然打定主意,谢凡便主动找到孙大人,希望求娶他家女儿。
孙大人倒是颇有些诧异。他原以为那日自己酒后所言,谢凡只是碍于情面,所以勉强答应下来。
今日听到谢凡主动提起,孙大人又是惊喜,又是欣慰,甚至还有几分感激。
谢凡却对孙大人一本正经说道:“恩师为人端正,家教严谨。令嫒必定兰质蕙心,秀外慧中。娶妻娶德,得妻如此,为谢凡之幸。”
至于孙大人所担心的,女儿年过廿岁,未曾裹脚等等。谢凡正好并不在意。
只是说出来与常理不合,未免有些奇怪,所以此时并未对孙大人说起。
两人一拍即合,当下便达成共识。
谢凡回家后,便又同祖父祖母提起,自己希望求娶翰林院编修孙纯,孙大人家千金。
二老期盼谢凡成家已久,现下国丧已过,宝贝孙子居然主动提起。孙大人也是翰林院编修,又是谢凡房师,正可谓门当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