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亲切热络地说完之后。从兰花手中接过一册账本和一串钥匙,交给孙儿媳妇。又笑眯眯说从此以后就由孙儿媳妇来管家。
孙嫣然似乎有些受宠若惊。双手接过之后,脸上表情半是惊诧半是喜悦。又格外恭敬地向两位老人行礼道谢。
谢凡在旁,见祖父祖母春风满面,也不由得面带微笑。看向妻子的眼神中又多了几分欣慰和喜悦。
岳父孙大人为官清正,两袖清风。翰林院编修又是清贵官职。所以孙家家境也只是寻常。虽然尽力为长女出嫁准备嫁妆,但是也只是平平无奇。若是细细算起来,并比不上当年周家陪嫁。
除去衣裳鞋袜,金银首饰,日用家什,这些寻常妆奁陪嫁之外。孙家陪嫁之中,还有文房四宝,笔记书籍。
孙家给孙嫣然陪嫁了一对夫妻:其中妻子是谢凡曾在一洞天茶肆所见的中年妇人,名唤秋桐,曾是孙夫人的陪嫁丫鬟。孙嫣然自小就是这位秋桐嬷嬷一手带大。
而秋桐嬷嬷的丈夫名叫曾二哥,所以一般也将她称为曾大娘,或者曾二家的。曾二哥也是谢凡在孙家常常见过的。曾家夫妻二人平素都待人和善,也勤快肯干。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谢凡已经沦为“大龄剩男”,婚事又历经波折。谢老秀才和陆氏对于宝贝孙子娶妻成家和开枝散叶实在太过期待。
有一位孙儿媳妇,哪怕陪嫁少一点,年纪大一点,没有裹小脚,二老都已经十分开心。
按照风俗,新婚夫妇婚后第三日须得回娘家探亲,所谓“回门”。陆氏也照例提前为两人备上礼物,让宝贝孙子带上新婚妻子一同回娘家。
虽然谢凡得天子赐假,但是孙大人每日却仍需要应卯做事。所以两人也未一大清早前去,而是掐算时间,等孙大人从翰林院衙门回家之后。
谢孙两家都住在内城,相距不远。而孙家谢凡早已经去过多次,算得上熟门熟路。一行人很快到达,孙大人早已带着母亲和夫人,还有满百日不久的小女儿一起,穿戴整齐,衣冠楚楚,端坐在正厅等候女儿女婿。
谢凡见到恩师,心中颇为欢喜,连忙上前作揖行礼。只是匆忙之间忘记改口,仍然口称老师。
孙大人闻言哈哈大笑,笑眯眯提醒谢凡,如今可要改口了。
在场其余几人也是面带微笑,和蔼望向谢凡。谢凡自嘲笑笑,慌忙向岳父大人告罪。孙大人也欢欢喜喜答应下来,又对谢凡叫了一声“贤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