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也比任何时候都强硬,无论是委曲求全还是武力求和,你都不希望任何一点伤害落在你的孩子头上,不然自己就要撕心裂肺的痛。

你害怕病更害怕死,然后就是努力成为 更好的自己因为你得赶上孩子成长需要银子的速度。\"

————

这段话嫣儿记得很清楚,也正是因为不理解,所以才印象深刻。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杀死过去的自己,从无法接受到坦然面对,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为了成长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

有时嫣儿看到阿王明明都已经筋疲力尽了,满脸疲惫的样子,心疼坏了。

可阿王一想到还有一个弱小的人儿需要保护,他就像打鸡血一样立刻满血复活,也许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一声甜甜的‘阿王’会让人更加振奋人心。

明明知道每次想到她的以后,就会很辛苦。

可每一天只要去哪都想带 她去,看新的花灯,吃刚出锅的香螺,即使有时想自己出门散散心,可没过多久便坐立不安,想马上回到 嫣儿身边。

这些嫣儿心里都是知道的,她甜蜜着也心疼着。

每次看到阿王疲倦的脸,她心情会很低落很低落,可随后却又谴责自己,有个现在的生活为什么还要这么不满足,还让阿王这么劳累。

她真是不应该。

慢慢的她有时发现,自己成了一个矛盾体,有时伤感有时幸福有时感慨以前的自己。

又有时觉得怀念是一种矫情,有时又希望 阿王快快停下脚步,好好陪陪她。

有时又害怕 阿王真的停下来,会影响他的事情。

如果要准确的形容她,也许用\"痛并快乐着\"或许会更加形象。

问一位刚退下来的夫子,为什么要从王府搬走?夫子说:教不了学生以后,从学堂下来后,感觉身边的人看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前见面许多人都主动打招呼,热情的不得了,现在教不了学生下来了,就没人还把你当回事了。

夫子他自己觉得很别扭,别人也尴尬。

干脆搬走找一个环境好的,没人认识的地方,好好享受晚年的生活。

嫣儿过后想想好像是这个理由,也就没硬拦着了。

“叮铃铃~”

“学生们下课了,下节课讲的是仪态课。”

一阵时间过去。

台上的夫子说,“女孩子别老是笑,尤其是尴尬的赔笑。

在别人没有对你笑的情况下。

不笑几乎可以解决一半软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