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村人家家户户都有骡车或马车,唐亦坷叫了十几辆,运费按来回三天时间六百文一辆,装好车吃过午饭就出发,带上夹袄干粮咸菜穿村子走小道,晚上就在破庙过夜,第二天破晓又出发,农家人吃苦耐劳是品性,与贫富没有多大差异。
周子财把郭衙差送到县城又快马加鞭赶回竹林坊,他得通知家里准备好足够的饭菜,王春生跟随车队就在后面两三里地。
听说粮种车队马上就到,突然增加十几个人的饭食程小妹又忙起来。周子贵在府城给杨松林当车夫,家里的野物就少吃了很多,早上刚好抓了两只野鸡三只野兔,野兔已经红烧好了,两只野鸡准备晚上炖汤,这会正派上用场。
竹林苑的主人全部搬去了府城,杨老太爷和杨老太太执意要留下来陪大孙子,可这个大孙子每天忙的紧,也就早晚能见着面,多次劝导后终于同意去府城团聚,马上就是清明也该回乡祭祖了,这么多年没见着的兄弟邻里,真该好好叙叙旧。
乔景妍也就懒得跑县城,干脆住进了竹林坊,要操心的事还真不少,河西村的晒谷场和修路进程挺快,不会影响作坊开工;水车磨坊有点棘手,画图容易水车的大致构架知道,可细化到每个环节就卡顿了,专程请了李记木匠铺的三个大师傅过来,边做边研讨。
总算有了突破性进展,回家吃午饭,带着大师傅回到竹林坊,满院子马车正在搬卸粮种。王春生看到大少爷进院,拉着唐亦坷上前介绍:“大少爷,这是举人老爷的大舅子,多亏舅老爷安排周祥,这么快粮种就送到了。”
乔景妍知道义母的娘家是在吉水县唐村,没想到这么巧是在那买稻种。“谢谢大舅,让你们辛苦了。”
唐亦坷一边擦汗一边笑道:“我这大外甥长得真好看,眉清目秀的怎么就喜欢捣鼓田地?”
眼前的少年与他脑子里的模样出入太大,也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一路上王春生说了不少大少爷的事,做粉条开铺子筑坝造田干什么成什么,没想到长的还这么清亮。
“让大舅见笑,午饭准备不及只能将就着吃饱,晚饭我在县城玉竹轩宴请大家。”义母的娘家人必须好好招待,面子得给足了。
“大外甥客气,我们一进院子就闻到了香味,还看见了大盆油亮的粉条,足够足够。”他们搬卸的时候还私语要吃三大碗粉条。
午饭准备的还算丰盛,有红烧兔肉,红烧鱼,还有几个蔬菜,主食是大米饭和野鸡炖粉条,结果米饭没怎么动,粉条吃了个精光,个个舒眉展颜一身劳累早已化开。
稍作歇息一行人准备回家,唐亦坷告诉他们,大少爷安排大家去泰安县游玩,晚上在玉竹轩设宴致谢。
唐村好几家的姐妹回娘家拜年,提到过府城的玉竹轩,全是新鲜吃食一餐能尝十几个口味,没想到泰安县也有一家,马上就能尝到能不高兴吗?何况从县城赶早出发,又是空车说不定还能赶上家里的晚饭。
既然不着急赶路,就去参观一下河西村是如何筑坝造田的,沿着乌龙河穿过三三两两的茅草屋,一条用木桩竹篱笆作围挡的长堤呈现在眼前,走在两丈多宽的堤坝上,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河水,一边是光秃秃层次明晰纵横齐整的水田,遐想着几个月后金黄的山坡,做梦都会笑醒了,真想把这里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