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广开财源

小管事李德明负责养猪喂牛,手底下管着孙宝贵母子。小管事吴大旱管着一千多亩水田,附带竹林里的菜地,手下是三十个长工,为了方便起见,他们全部搬到库房院子里住,几个来寻亲的家属负责做饭和一些琐事。

县衙要求耕地不能少于三成,山包上灌木树丛密实,想垦出千亩田地很不容易,得想个事半功倍的法子。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垦竹缘山庄的想法,乔景妍听的差不多集中了话题。“等河道疏通后再动手垦荒造田,现在安排几个人砍出一条小路,可以直接通向河滩上的那片草地,一两个月后会送一批牛羊过来,具体有多少我也不清楚,那片草地暂时用来放牛羊。”

“好的,我们还有一千多亩的稻草,两季下来够养好几百头牛羊。”王管家的眼光越来越大了,一开口就是好几百头。

“绿色草料长膘快,你们觉得哪块地合适就顺便种一茬玉米。”乔景妍想到曾经看过的一部纪录片,德国人就是用玉米杆喂牛羊,养殖期短每只都是膘肥体壮的。

“大少爷,这个时候种玉米可能没有收成。”没听说过玉米还能种两季的,若是想试试看,可以种一小块地,免得浪费劳力,吴大旱分管的是田地,做得好坏是要拿收成来说话的。

“不需要有收成,只要杆儿能长高就行,截成小段作饲料,牛羊吃了长的特别快。”秸秆有丝丝甜味,是最好的牛羊饲料。

周海反应比较快,一下就想到了现成的地方。“河西村的堤坝上有一长条三四尺宽矮堤,不需要收成的话,可以种密实一些,靠近河边浇水也方便。”

“很好,种玉米的事就交给周大管事。”新型的牛羊饲料落到了实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乔景妍很快又重起了一个话题。“官道边的那个大山包你们有没有印象?能不能跟砖窑的掌柜商量一下,到这里来开窑烧砖,他帮我挖平山包,我买他的砖瓦,以后砌围墙盖屋子都需要,你们觉得这个主意咋样?”

王春生立刻回答:“这法子好,他们在哪里烧砖不是一样的,这里的柴火都是现成的,又不需要花银子,出多少砖都卖的出去,我看得多谈几家,烧出来的砖瓦我们都包圆了,怎么也应该便宜一些。”

“话一放出去,说不定有砖瓦作坊抢着来谈,河西村马上就有好几家要盖屋子,就怕他们的产出不够。”周子贵跟着杨举人跑了几个月,建书院和宅子的砖瓦,提前了半个多月准备,一天出几板车砖看着都着急。

杨银根马上想到了一个人,是他做茅厕时订购琉璃管认识的。“大少爷,我们还可以请一个烧窑的大师傅,自己烧制砖瓦不是更省银子。”这些人越来越精明了,每一个铜板都想自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