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亲兄弟明算账

乔景妍几人骑马用了两天时间,对整座岛屿的情况摸得比较透,北沥岛是个椭圆形,面积挺大没法估算具体数字,七零八落的小村庄很多,都是依靠着山坡居住,水稻和番薯是主要粮食作物,各家门前除了菜地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鸭子不需要看管,早出晚归自己找吃食。

边缘地带是大片荒芜的山丘和洼地,野生物种非常多,比如芋头、莲藕、百合、茭白等等,可笑的是这么好的东西没人识得。

其实岛上的人也是很无奈,只有稻谷不愁换银子,番薯是自己填肚子,其他东西根本换不了几个铜板,还不如把精力放在田地里,所以各家各户都是围着水田忙碌。

再次来到许家,之前的凉棚盖上了稻草,周边围的是编制的草帘,疏密有度透亮透风,女人们忙着做砖坯,或是把半干的砖坯码放着晾晒,壮劳力一个没看见。

“大少爷来了,多田爷几个在后山干这个。”吴小枝指着地上的砖坯说,几天没见像换了个人似的,没有一点病态的样子,家里人仍然不让她干重活。

沿着明显的山间小路,半盏茶的功夫就看见几个人在山窝里忙活,牛和犁耙都用上了,看地上的砖坯数量就知道,这家人定是起早摸黑没停歇。

“大哥,银叔说今天垒好砖窑,明天就可以开始烧制。”还没见过许多田激动成这样,昂头挺胸笑的很放肆。

记得竹林小院挣的第一笔银子是卖野兔和茶叶蛋的方子,加起来有七八两之多,其中一个是五两的银锭,每个人握在手里要么哈哈大笑,要么蹦蹦跳跳,只有他双手捧着低头贴上脸上半身微颤,高兴的不知道是哭还是笑。

许镇江满心满眼都是敬佩。“杨兄弟真是见多识广,引一条溪流用牛跟犁耙松土和泥,这招抵了我家三倍的劳力,要不哪里做得出这么多砖坯。”

杨银根是个做事很稳妥的人,大少爷叫他来帮忙的时候,再次重申了砖块做大点的好处,这样烧制的时间就要延长,究竟延长多少没法确定。

“我们准备好两个砖窑,第一窑砖熄火后开始烧第二窑,看第一窑砖的情况大致可以确定烧制下一窑的时间,这样试验比较快。”他的压力很大,自己的事越来越飘渺,大少爷的事更加重要,不能在这里耽搁了太久。

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乔景妍不是来过问砖窑的,许家就这么几个劳力,不能全耗子这些泥土上面。“爷爷,几个叔叔,砖窑这里有一个人管就可以,你们得分开准备做其他的事。”

“大哥,我知道,粉条作坊的位置都选好了,明天搭凉棚垒灶台,后天就开始做。”许多田的回答很简单,开作坊哪有那么容易,不说万事俱备至少要备好原材料吧?

“这个事你们自己商讨,现在跟我去一个地方。”说完转身就走,许多田父子俩跟了出来。

他们坐上马车来到一片低洼地,乔景妍指着一棵大叶植物问:“知道这是什么吗?”

父子俩相互对望后摇摇头。“不知道。”

“二弟,你去把它挖出来,我要的是泥土里的那部分。”许多田现在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小子,一身麻布短打,双脚沾满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