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一晃三年

这年冬天真的很冷很冷,大雪连着飘了好多天,乔景妍被母亲逼着学绣花,靠着火炉时不时的伸手暖和一下,然后小故障就频频出现,要么绣花针掉到火盆里,要么绣花线被燃着,有次竟然烧着了绣花布,吓得连着花绷子都扔进了火盆。

下午坐到麻将桌上一点都不冷,三个舅母七个表嫂再加上她和母亲,刚好凑成三桌缺一不可,大舅母吃过午膳就往杨府赶,搬家前的准备事宜全交给两个儿媳妇。

说到麻将就简单提一下,乔景妍去洪州前画了一幅图交给李泉水,让他用毛竹和牛骨镶嵌做麻将,后来大将军府把少夫人送到泰安避难,为了帮她们打发时间就用上了这玩意,同时也让大家迷上了这玩意。

朝廷局势稳定后,杨家主母来信说京城血腥味太重,让他们过些时日回京城,接着是太上皇驾崩,再加上大雪过后路上不便行走,他们就一起住到了杨府,因为都督府升迁,正忙着整理东西。

后时代男女老少都热衷这玩意,有些人可以用着迷二字形容,前景非常可观,于是她花五两银子一副的高价订购,出手翻个跟头问题应该不大。河西村的人开始忙坏了,起早摸黑有空就做这玩意,猫冬还能挣不少银子。

春日花开又一年,通往京城的官道上车水马龙,大多是带着礼物进京探亲访友的地方官员,其用意不言而喻。

大将军府的少夫人小孩子外放了几个月,回到京城倍感亲切,叶碧霞带着儿孙家仆直奔安平侯府,其他杨家人也跟着一起去热闹,暖房家宴在等着大家。

乔玉峰带着妻儿朝定远侯府去,别看下人不多,可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引起诸多猜测。侯府老夫人几天前就收到了传信,安排他们一家住进之前的院子,盛大的欢迎宴安排在两天后,所有亲戚都请到,收获了满满的赞誉。

酒过三旬后,乔玉峰专程来敬老夫人。“母亲,感谢您把我带大,又为侯府操持了这么多年,诸多辛劳儿子铭记于心,如今慕雪回来了,您就享享清福吧。”杯酒释兵权用的恰好。

不等她反应,坐在身旁的杨慕雪又接着说:“母亲,侯府的人我都认不清楚,很多事还是要劳烦您老人家。”这家夫唱妇随。

老夫人气得要吐血,万万没有想到,这对夫妻会当作贵客剥她的掌家权,心在火上烤面上却笑着作答:“侯爷夫妻孝顺体恤,我也真是累的很,有事尽管问,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本来只想做个态度博个好名声,没想到办成了高逼格的宴会,太皇太后来了可以理解,毕竟是侯爷的亲姑姑,皇太后也跟着来了,还有一个不请自来的暄王,之前以为是长面子,现在却是窝心的很。

大将军府再也不是从前,救驾有功,又新添了个安平侯的爵位,还是皇上心腹朝廷上的红人,宾客中有一半来自杨家,这口气只能生生吞回肚里。

第二天,老夫人的亲生儿子,也是乔玉峰同父异母的弟弟,带着全家搬出了侯府,老夫人执意要跟过去也没人拦着,侯府的院子给她老人家留着,随时可以过来住,至于侯府明面上的祖产,长子七成其他人共分三成,家分的很理智,各自心照不宣的回避过去。

回到京城的杨慕雪忙得紧,侯府里里外外的事物都要查看,下人想赎身放他们走,留下的重新立规矩,有点空隙还要探亲访友。

乔景妍也没闲着,把洪州带过来的两百多床羽绒被,按每床四十两银子的批发价,分别放到杨家人的布庄里卖,卖出价统一为五十两,这个价格只是蚕丝被的一半,还加送了一床被套,特划算。

宴会那天,每家客人都收到了一份回礼,新颖的条纹手提袋里,装的鼓鼓囊囊却很轻便,听说是羽绒被,回家用过后赞叹不已,于是,面市的第一天就卖了个精光,下一次什么时候有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