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达,你可知私自带兵攻打我大汉属国,是何罪?”
荀攸则不以为意,“非也,我辽东军追赶匈奴残部,恰巧错打了大宛罢了。”
我靠,陈信心中不禁腹诽,你跟张让是一个师父吧。
“那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陈信再次瞪大眼睛,这是什么意思?
“公达请明言。”
“主公满腹经纶,岂不知武安君起、楚王信之祸乎?”
荀攸说的如此明白,陈信一下就反应过来。
武安君白起、楚王韩信都因功高震主被杀,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暂且不表。
荀攸的意思再明确不过,这是提醒自己,自己屡屡立功,几乎无过,这次再次立功,就算暂时不会引起刘宏的猜忌,但是朝中大臣肯定会忌惮。
若是极力拉拢则罢,但是袁氏一系树大根深,又与陈信不死不休,显然不可能成为拉拢的对象,那就只有被打压的份儿。
去追击匈奴,追上了并消灭,便又是大功一件,没追上,把匈奴赶跑,也是立功。
若是错打了大汉的属国,那肯定是有过,但又是错打,也情有可原,毕竟只是打你的军队,又不是灭你的国。
荀攸的意思就是让陈信犯错,而且还是不至于杀头的错。
想明白这一点,陈信把头看向其他人。
贾诩和阎忠刚才跟荀攸眉来眼去的,早就清楚了荀攸的意思,恐怕还远不止这些,但是荀攸没说,两人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便顺着荀攸的话,表示赞同。
其余的一众武将,那都无所谓,反正是打仗,打谁都是打。
而且去西域转一圈看看,也算出国了,一个个表现的还很兴奋。
张合等人跟陈信时间久了,知道陈信将来肯定前途无量,也不在意这一次两次的封赏,就算陈信还是一个校尉,那在辽东军的待遇也是杠杠的。
吕布、张辽等人就更无所谓了,陈信现在是左将军,自己又刚加入辽东军,就算给自己官职,肯定也不能太高了,所以陈信即使又被升官,哪怕到了大将军之位,给自己的官职也是有限,想获得更高的官职,还得靠以后的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