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蝴蝶效应,偏离历史

也就是各地商人,没你有便利条件,能拿到样品,等他们从市场上购买到实物后,同样能仿制出来。

这样也好,桌椅便能普及大汉,总比靠自己的微薄力量要快的多。

但是此事再次提醒了刘信,当即命蓟县警察局增加人手在工业区一带巡逻,还命周海多调派隐风成员暗中保护工业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荀攸和贾诩自从上次劝进后,仿佛着了魔一般,拿出十二分精神,协助刘信扩充实力。

两人一番商议后,贾诩已经到并州协助闵纯,更在刘信的授意下,贾诩作为并州军的军师,收复并州北部。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刘信名声在外,自从广发招募令以来,陆续从天南海北来了不少人才。

刘信在刺史府单独划出一个别院,作为面试的场所。

耿武要处理各项公务,沮授协助左伯忙活教育大计,因此刘信把面试人才的重任交给了荀攸。

这次招募人才,分类无数,刘信为了增加效率,初试分了三个房间进行。

初试通过者,说明有一定的才能,或者有一技之长,才能来过荀攸这一关。

在荀攸这里挂了名的,基本都可以分配到各个岗位。

若是遇到大才,或者拿不准的,荀攸会推荐到刘信那里,让刘信考察。

刘信知道,现在的文人对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念非常在意,就算荀攸已经表现出定会不论贫贱,唯才是举,但在荀攸的固化思维中,难免会漏过各行各业的人才。

就像荀攸此时带来的这位。

“主公,这人名叫王安,自称是养猪的,说他养的猪基本都能存活,而且体大膘肥。”

对于这个,荀攸是真没什么经验,哪怕是个养牛马羊狗的,即使自己不懂,但好歹吃过,也算是一技之长了,但是养猪。。。

不是没人想过吃猪肉,但是现在的猪肉有一股膻味,难以下咽。

尤其是现在都是烤、煮、炖,也没有后世的作料除味,就更难吃了。

荀攸也是按照刘信的意思,自己确实拿不准的,才推荐到刘信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