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从汉室还是燕国来讲,张燕的官职至少都是秩比两千石的中郎将。
而文丑呢?没有得到汉室的册封,充其量算是袁绍的家将。
所以两人都是鼻孔看对方,文丑看不起出身贼寇的张燕,张燕自然也瞧不上官职低微的文丑。
文丑之名,虽还没有名震九州,却也在征讨青州之时打出威名,张燕此言明显是故意气文丑的,文丑自是清楚,“哼!张燕小儿,不过井底之蛙,也难怪不识你文丑爷爷之名。”
“文丑之名,某自是不知,但你家主公的大名,某确实如雷贯耳,接受国贼董卓册封,酸枣会盟出工不出力,起不义之兵霸占青州数郡,真是好个袁本初。”
张燕能统领百万黑山军,这脑子和嘴皮子也不是盖的,把文丑说成籍籍无名之人,更是狠狠的贬低了一下袁绍。
自从投降了燕国之后,不仅接受的知识更为广博,思路也开阔了许多,所以互怼起来,张燕丝毫不惧文丑。
文丑也没想到,前有张合,后有张燕,这嘴皮子都这么溜,自己分毫便宜占不到。
要说是一介文人也就算了,可...可这俩家伙都他娘的是武夫!
距离这么远,文丑本来喊的就够累,现在眼看落了下成,心中有些急眼,额头上已经浸出丝丝汗水。
但头可断,颜面不可失,文丑继续不折不挠,“袁家四世三公,世代辅佐汉室,忠心耿耿,彪炳日月,我大汉岌岌可危之时,袁公忍辱负重,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再度讨伐董贼,救回陛下,匡扶社稷。”
几句话,文丑又把袁绍抬了起来。
但张燕根本不买账,“既如此,文将军且先回渤海,我燕军也在厉兵秣马,届时你我两家合兵一处,同心协力,再除国贼,岂不美哉。”
嗯?怎么感觉又被绕进去了?
嗯?为什么说“又”呢?
文丑有点傻眼,似曾相识的感觉。
“请燕国归还我家大公子,文某自会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