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折中的办法,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给弄变了味道。
要知道这片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会“变通”的人。有些人变着变着,逐渐的便朝着“变节”狂奔而去,一发不可收拾。
徐来可不想看见这些。
只不过现在他又不能够阻止刘明的发散思维。
无论他未来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那也是未来的事情,而现在他只是一个六品官,和刘明这样的封疆大吏可还整整差了两个品级。
要想阻止他这个歪嘴和尚念经,徐来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便是在此刻有理有据的告诉他,这项制度并不适合现在的朝廷。
至少皇帝不会支持。
“刘大人,你应该不会是想将这个制度,套用到朝廷的官僚体系中吧~”
即便知道徐来是明知故问,依旧让刘明保持着兴奋。
“不错!只要这样的政策能够落实,现在的所有问题都不会再是问题。地方上的民变你会因此消弭不少···”
就知道他会这样说,于是我徐来毫不犹豫的大声的告诉了他这一切不可能成功的!
“为什么!”
“因为您所有的先决条件是这项政策能够‘落实’,你所期望的一切才会有可能发生。可事实上呢,朝廷会眼睁睁的看着您将这项制度推广吗?”
“不说别的,就以公车上书这件事为例的话,就能够窥见一二了~”
刘明顿时沉默了,之前因为找到了解决方案的兴奋感,也因为徐来的一番话而渐渐的冷却了下去。
小主,
见此情况徐来趁热打铁的说着。
“现在的朝廷连基本的言论都不允许随意发表,各行各业,各级各处都是报喜不报忧,上下相蒙。但凡是说出了一丁点关于朝廷不好的话,立刻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不说别的,您出去转转,就咱城里那些饭馆茶楼,哪家哪户没有挂着‘莫谈国事’4个大字,不都是为了怕给自己招灾吗。要知道只要朝廷处置了类似的事件,便会大肆通报,搞的所有人全都不敢讲真话了。”
“朝廷现在真的没问题吗?这天下真的是四海升平吗?咱们皇上真的算得上是中兴之主吗?”
“大胆!”这话刚一说出口,刘明也立刻后悔了。
徐来一次次试探,言语中不断的挑战着他的底线,也在这两个字突出的那一刻起,便达到了他预想的结果。
“您看,就现在这样咱们只是聊着闲篇儿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言论您都是这样一副表现。您自己在官场上处于什么样的角色自个儿清楚,旁的官是什么货色您也应该明白。”
“如果今天站在我面前的不是您的话,当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其他的官员估计在心里就已经判定了我死罪了吧。无论是向上表忠心也好,还是真的觉得我影响了朝廷的内部团结也罢,只要被他们抓住了把柄,那么类似的事情就绝不会消停。”
“刘大人,您现在还认为这项制度是所谓的救国良策吗?”
“不算。”刘明倒也干脆,直接吐出了这两个字,徐来从他的语气中听到了决绝之感,像是做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一般。
“可即便如此,我依然要将这项制度汇聚成奏章,直奏于皇帝案前。”
“为什么呀!这个又不可能成功的。”
面对袭来的质疑,谁知道刘明竟然坦然的笑到。
“谁家没有几个忠臣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