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个理由(2)

职业高中时的日子,虽然简单平凡,但相对于重点高中的勤学狗们,其实也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那时候的我们,在这个“学渣集中营”里,每天没有什么压力,似乎大学这种东西,已经早早的被我们淘汰掉了。

我们有的,更多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那种老婆、孩子还有热炕头。

幸运的是,我在职业高中遇到了一个根本不着调的校长,他姓顾,我们喜欢叫他老顽固,而事实上他一点也不顽固,相反灵活的很。

有的人则喜欢管他叫顾站长,因为大家把职高也比喻成“废品收购站”,我们这群考不上重点高中的落后分子呆的地方,他自然是站长。

这家伙长相很奇特,明明是一个汉族人,但是却长了一个连隔壁朝鲜族乡的乡长都认为十分标准的朝鲜族老男人模样。

平日里,他喜欢穿个中山装,梳着一个小平头,留着小胡子,夹个皮包到处转悠,遇到自己的昔日弟子,总是愿意上去聊上几句。

我认为,他是我们这里迄今以来,最牛的高中校长,没有之一。

九十年代的中学,哪个学校都没有我们学校阔气。

表面上看,论起校舍和教学师资以及硬件条件,在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地方,我们与其他正而八经的重点高中,有着天壤之别,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说人家是个殿堂,我们顶多算一个庙,还是荒郊古寺那种。

但若是论真实的财力,我们则比那些清水衙门富的流油。

清水高中只能在每年招生的时候,堂而皇之的用入学门槛,卡一卡、勒一勒那些分数不够学生家长们的脖子,发些“指标财”,用来弥补日常开销。

而我们的鞍马县职高,则可以公然的为社会上输送各类人才,同学们从高一开始,就可以一边挣着外快一边学习。

也正因为这样,校里的福利不是一般的好,除了房子、椅子破点之外,老师们过节发的东西,是重点高中的几倍之多。

房子破、椅子破,一切看起来破成了潘家园,那是为了向县府哭穷用。而这些福利,有校长拉来的,有老师们争取来的,也有毕业的弟子们感恩送来的,全是真金白银或者是米面粮油。

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已经早就毕业,现为人父的农村学长们,还会赶着马车来给我们这些后进生送一些香瓜、西瓜,用麻袋分装,按学年分配,保证人人都能吃上一口。

在学校老师的职业能力上,我们的要求更神奇——谁路子野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