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我不想当兵,也知道我的想法,甚至还认为我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他知道改变不了老陆的意见,何况他相信老陆的选择一定是深思熟虑,而且是最稳妥的。
在安置问题上,李叔拒绝了我父亲帮他找安置单位的想法,他也征求了李八路的意见,到了部队上就好好干,能提干固然好,如果提不了就回到家里,踏踏实实的种地,然后到参加村里民兵连,继续守卫着这片大山和这条边境线。
他俩觉得这样的人生也挺好。
我就觉得李八路这家伙胸无大志。
其实,不是李叔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有个好工作,好前途,只是李叔更了解李八路,他认为自己的孩子性格,以及学历和见识,可能更适合这座大山、那座军营,但是不一定适合城里那个复杂的社会。
城里的人太会算计了,一不小心被人卖了,还得帮他们数钱。
所以对于李八路的人生落点,他也直接武断的给填上了一笔。
李叔觉得,哪怕是还有老一辈可以依托,但是老辈总有没的一天;有同辈兄弟可以帮衬,但谁也不能帮衬一辈子,人还是要靠自己,自力更生很重要,艰苦奋斗是美德。
因此他决定如果李八路在部队退伍,那就回来到农村,虽然很多人看不起农村人,因为他们穷、他们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到地里刨事儿、向天要饭,但是在李家人眼里,农民没有什么不好,农民才是最安稳的。
农民是这个已经和平的不能再和平的时代里,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