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精米精面,就可以类比白米白面。
小二一听陈冬月这么问,便知她要的粮食肯定不少,脸上那笑就荡的更开了,“回客人的话,这粗米粗面是二十五一斗,精米是三十一斗,精面您若要的多,可以给您三十五一斗。”
“什么?!”站在陈冬月身后的宋杨惊喊一声:“这粮涨得也太贵了,年头粗米才十五一斗呢!!”
此时,陈冬月零星的记忆也被激活,她附和了一声:“就是,你这涨价也不能涨的那么离谱啊,哪儿有三四成这么涨的啊!”
小二原不想多话,但看陈冬月那模样,确实是个费粮食的,于是便耐着性子解释道:
“二位有所不知,今年夏天咱们南州府几乎颗粒无收,虽说知府大人给咱们底下减免了不少粮税,但是朝廷因为和外夷打仗,缺了粮草,所以并没有给咱们府免了税粮。
你们别看这会儿粮价高,那都是府衙开了常平仓,平了粮价才有的价钱!
我听说中州府今年大旱,粮食也欠收,但是他们府就没开仓平粮价,如今这粗米都卖四十一斗了呢!
而且如今还没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能买卖的粮食还算充足。要是真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这粮价怕是开了常平仓都难压下来了。
更何况,咱们南州府的几个常平仓,听说如今几乎也都快耗完了,知府大人都急着找粮商地主建义仓呢......
所以小的劝二位,趁着这粮还没涨到天价,还是多买点儿吧。今年这年景这么差,明年开春收冬麦,还不知道能收上来多少呢!”
买!!
买买买!!
经历过三年特殊情况的陈冬月,本就已经养成了囤货的习惯。
哪怕特殊情况结束后,食品药品的供给根本就不会短缺,但是她依旧会在冰箱里囤上足够三个月以上的食物,才会觉得安心。
更何况现在,这粮食说紧缺,那是真的会很紧缺!
所以陈冬月岂有不买之理?!
于是她冲宋杨道:“既然小哥都这么说了,那咱们也浅浅囤点儿粮吧?”
站在陈冬月身侧,一个手撑着柜台的宋杨,点了点头,没有开口。
钱不在他那里,囤多少粮,只能由陈冬月做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只希望陈冬月能保持最近的良心水平,好歹能让他们一家熬过这个冬天就行。
只听陈冬月继续道:“小哥你记一下,这个粗米咱们要五石,粗面来三石,另外精米要两石,精面要一石。对了,糖,盐,醋,酱,各来三斤。其余的......宋杨还要点儿啥不?”
要不是有柜台撑着自己,宋杨这会儿人都站不稳了,他颤巍巍的问了一声:“这,这是不是略微多了一些啊?”
他管这叫浅浅囤点儿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