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好在有陈冬月的绣坊和手工作坊在,要不然这整村的人,都没地儿找活路去了。
人群一时散了去,便有好事者问宋杨,“陈东家也不知道哪里找的客人,这种情况下,怎么还会收那么多不能吃不能喝的玩意儿?”
“你管陈东家哪里找的买家呢!”宋不凡拦在了宋杨跟前,“你要有本事,你也自己找去啊。”
说完,他便扯着宋杨赶紧走了。
其实宋不凡也很好奇。
他前阵子跟村里的壮汉们组团去了趟县城,这县城里头买卖真是稀疏,还开着的店铺,估摸着也就十来家。
以前那些卖竹篓之类的杂货铺,压根就没人踏足进去。
宋不凡在人家门口蹲半天,都没见着有人进去采买。
这陈东家.......找的买家,难道是南来北往,到处有分号的大商行?
要不然这事儿也说不通啊。
可......陈冬月是怎么认识的大商行呢?
难道真的是靠的宋柯?但是宋柯都这么久没消息了......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家现在三个人都有活干,每个月都能存下八钱银。
一个月八钱,一年就是将近十两银子!
要知道像青山村这样的地方,在粮食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一个农户家里头,一年也不过就二三两的开销。
一年能存下十两银,宋不凡也觉得自己发财了!
不过......还是比不上李秀才啊。
他虽知李秀才一个月就能赚三两银子,自己写字却没李秀才写的好,便也不敢开口抢了李秀才的活计。
于是这日回家,宋不凡便把水根叫到了跟前,给他找了两支新的毛笔,认认真真的开始教儿子读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