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
为了君澜去了王府嘴巴不寂寞,葛婆子还跟赵婆子二人,给孩子炒了点儿黄豆和蚕豆。
可惜。
君澜当晚就把炒豆子给分了个精光。
什么党新,党中,党华,阿慈,安安,小跑堂,外加土根等等半大的孩子,全分到了。
连瞎眼阿婆的傻儿子,都拿着一把豆子,跟在几个小孩儿后头,吃得嘎嘣嘎嘣的。
这一夜,慈安堂放了一夜的‘鞭炮’。
住孩子一块儿的葛婆子和赵婆子,差点儿被熏死在房间里。
不过她们也没怪孩子们。
只说自己是自作孽,熏死也算她们活该了。
次日一早,慈安堂众人送别了陈冬月和君澜。
临走之前,陈冬月还特地叮嘱了宋不凡,让他把琉璃坊的卢师傅和丁师傅,还有阿盛小钰几个人看紧一些。
毕竟过了这风波,琉璃买卖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陈冬月可不想看到自己好不容易琢磨出来的配方,就这么泄露了出去。
宋不凡让她且放心去,他已经安排了满仓和初九跟琉璃工坊的几人住一块儿了。
除了关照宋不凡之外,陈冬月在去王府之前,却还要去几个地方。
因为书院人多,宋杨、大墩子和陆先生外加康先生蒋先生他们几个,都在呢。
所以陈冬月给他们带去了一车的大米和一车南瓜。
另外还有一扇用粗盐腌制了的猪肉和一些萝卜白菜。
陆先生让陈冬月放心,说是书院地方偏僻,孩子们在这儿待着,安全着呢。
只一点。
大墩子能不能带走?
毕竟这人太费粮食了,陆先生怕宵禁时间长了,大墩子饿极了吃孩子就不好了。
“姐姐别听陆先生胡说!”大墩子不乐意了,“是我自己不想躲在书院的。”
“那你想干嘛?”陈冬月问大墩子。
大墩子耍了下手里捏着的三节棍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在这种千钧一发之际,自然是要弃笔从戎的!”
“.......倒也还没到千钧一发的时候,”陈冬月捏了捏鼻梁道:“而且你也没怎么握过笔。”